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阅兵不能带动军事游戏的爆发虚拟现实可以

大数据  |  2019-08-22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抗日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仅是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更是全国军迷的一场狂欢盛宴。一时间,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不再占据终端屏幕,和军事、战争、二战有关的军事节目纷纷出来刷存在感,军事题材的游戏也受到了较以往更多的重视。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直到今天仍没有散去。人类损失了一亿人口,亚欧非和大洋洲均遭到战火波及,无数人类文明遭到毁灭。但二战也为战后的和平生活提供了无数话题,有许多电影、电视剧、动漫和游戏都是取材自此,地位丝毫不亚于三国西游等经典游戏IP。

  借势不意味爆发

  借着胜利大阅兵的机会,许多军事题材或者军事向游戏纷纷推出主题活动借势。比较引人注目的如现代装甲射击游《最后一炮》,官方将其办成了一个军事氛围很浓的现场节目,甚至请到了退休不久的著名军事专家 局座 张召忠和《军情解码》主持人罗旭担任主持人,不仅介绍了游戏亮点,张 局座 还谈到了早些年接触到 红警 游戏后的想法,找一些人在屏幕上打军事对抗,由他解说,可以很好的向年轻人普及军事知识。有趣的是,这些想法与今天流行的电子竞技和视频解说不谋而合。

  对于军事题材游戏来说,阅兵的确是一个借势吸引眼球的机会。但千万不要对其作用有所高估,可以认为军事游戏题材游戏会迎来爆发。去年的足球游戏就是前车之鉴,2014年世界杯期间上百款足球题材手游进入市场,但最后也就寥寥几款游戏撑得时间稍久。之前有媒体报道的数据称,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相关军事类游戏不少于50款,与其它动作、卡牌等类型游戏的数量相比,并不是很多。但进入游戏市场后,龙争虎斗后能活下来的又有多少呢?

  军事游戏数量的增加,更多是源于军迷玩家群的需求。近年来,军迷的受众群在不断扩大,这其中不仅包括有军事经历的专业级军迷,也有爱好军事武器的资深军迷和爱好军事文化的伪军迷。不同层次的军迷对军事游戏的需求也不同,专业级军迷需求游戏尽可能逼真,武器外形和操作体验与实际性能参数越贴近越好。资深军迷则更关注武器的外形逼真,操作体验次之。而伪军迷更多喜好的是军事题材或军事文化,与军事贴近的游戏都有可能尝试。比如《舰队collection》、《少女舰队》等二次元向游戏因与军舰紧密结合也受到了部分伪军迷的青睐。

  从数量级上来说,伪军迷 资深军迷 专业军迷,伪军迷是数量级最大的群体,但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他们可以因为二次元喜欢军事,也可能去喜欢美食或者美女。军事题材游戏要想迎来爆发,就必须要扩大核心用户群的基础 专业军迷。

  带动爆发

  专业军迷,不仅仅是喜欢军事,而是拥有军事经历或者从事军事方面教育背景的军事爱好者,他们熟悉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甚至有真实的操作体验。这对于普通的军事爱好者来说就是一道无形的鸿沟,由于国家政策要求,要想体验真正的武器只能通过参军、从警或者考取军事院校才行。然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则为普通军事爱好者体验真实军备提供了一个更拟真的途径。

  从OculusRift到索尼Morpheus,虚拟现实技术在近两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头盔技术的成熟和量产门槛日益降低,软件内容的缺乏则成为了更重大的问题。在一个月前举行的ChinaJoy展会上,索尼Morpheus头盔也举行了现场演示,玩家可以戴着头盔在一段虚拟影像内观看景色,仅仅是观看,无法进行别的操作。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下一个攻克重点,就是应用软件了。

  在虚拟现实游戏则是首选应用方式,而军事题材游戏又是游戏的首选应用类型。原因有二。一是硬件技术准备完成。目前游戏的体感操作已经十分完善,与枪械类外设结合后,瞄准射击的操作体验与真实相差无几,虚拟头盔的加入则解决了场景显示和视角转移问题。对于坦克、飞机等载具类玩法的游戏则可以通过手柄+虚拟头盔方式实现,虚拟头盔可以很好的与现行的游戏操控手段无缝结合。其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军事游戏最适于虚拟头盔的适配。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可以首先制作出一款具有可玩性的游戏Demo,用于测试头盔操控与游戏的响应程度,之后将操控扩展到整个游戏。不论是射击或是载具,虚拟头盔都有足够的潜力与现行的游戏作品适配,成本也是最低的。虽然这对于《红色警戒》或是《星际争霸》这样额战略类游戏不公平,但现行游戏的开发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战略视角和战术行动的转换,在一款军事游戏中体验到两种以上的操作感受,并不是难事。

  虚拟现实技术与军事游戏的结合可以为普通玩家带来更为真实的战争体验,无论是FPS或是载具战斗游戏。这会引起玩家们极大的兴趣,附带的作用是让许多伪军迷和资深军迷成为专业军迷,而专业军迷的数量级增加,军事游戏爆发的日子就来了!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什么原因造成小便后刺痛
店铺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