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道地药材模式创新放心药未来可期
我国中药质量之所以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多数地区药材种植仍是一家一户分散化的经营模式,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种植技术、管理等基础环节问题丛生,行业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据统计,当前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亿亩,年产药材近 000万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药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性。部分生产企业尤其是饮片厂近几年出现了许多药品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原药材的质量。中药材种植业水平的落后,导致中药质量难以提升。比如,道地产区盲目向非道地产区引种、滥用化肥农药、以次充好、流通环节繁乱、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针对中药材行业现状,日前,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商务交流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专委会主任委员刘峻杰表示,中药材行业标准化和互联化是大势所趋,要大力推广运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高科技提取及加工、中药材质量追溯管理、中药材物流规范、中药材海外贸易等。
近些年中药材种植快速发展,过去三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传统道地药材产区变迁,出现了许多新产区。早在去年年底,针对药材种植缺乏科学市场导向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各地推出“定制药园”项目,仅云南省贫困地区就设立了100多个“定制药园”。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中药材产业全过程可追溯体系,鼓励道地药材的种植,在保质保量的同时,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从中药材源头抓起,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规范产地初加工、建立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工作,是规范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开始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分 批支持18个省、市的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材经营、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中药饮片使用等六个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到去年年底,全国道地药材产区规划建设的88个物流基地布局完成,有11家已经开始上线运营,正在建设的有55家,预计在2019年将完成其余20多个基地的落地和建设。
“互联+道地药材”模式的创新,通过整合药材信息、电商、初加工、仓储、溯源、标准等服务,可以规范化种植、加工、仓储到贸易、物流等一系列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充分运用互联、物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可以实现中药材生产、产地加工和流通设施的现代化,有助于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冠心病是什么病严重吗骨关节炎会不会遗传
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