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交通拥堵何为解决良方
城市交通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确实是非常头疼的问题,中国城市首先面临拥堵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开始意识到城市要拥堵的时候,已经开始堵起来了。拥堵就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过度地集中,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分散开。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不开车,但是不能不开车,所以要把它分散开。中国的城市要想解决拥挤问题,首先要从疏散开始。 [参与微博讨论]
北京交通困扰指数位列全球前三
IBM调查了六大洲20个主要城市的8192名驾驶者的通勤情况。受访者表示现在的交通状况比过去三年还要糟糕。结果显示,北京、墨西哥城和约翰内斯堡的交通状况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受访者询问通勤时间、油价、交通状况、交通影响情绪、交通影响工作、交通对出行的影响等十项内容,结果显示这三个城市的“通勤困扰指数”位列前三。
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之势
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10年间年均增速为5千公里,但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仅12.8平方米,每年增长的道路面积几乎都被同时增长的汽车占有。虽然道路每年都在加宽、改造和新修,但难以匹配增速更猛的汽车保有量,堵车日渐成为普遍现象。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交通拥堵有愈演愈烈之势。
环境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在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社会问题给汽车工业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难扼交通拥堵 汽车化是主因
为综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北京市共出台10项具体措施。其中,已实施一年的“区域尾号限行”措施将继续实施,号牌组合和轮换周期、限行区域、限行时段保持不变,实施期限为两年,同时还宣布将实施错峰上下班、差别化停车价格、鼓励出租车叫车服务等其他9项交通管理措施,亮出组合拳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北京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不够合理
中国的城市现在都是一种单中心的城市,比如说北京有六环一直围绕着一个中心。在城市中间做一个特定的区域,也是单一中心。比如我们常常做一些总部区域,单一中心。做工业区、大规模居住区单一中心,这种单一中心是拥堵最根本的问题。一个城市中心大家就要出进,局部都是单一成分中心就要来往,这样就人为的造成大量的运输。
人口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客观地说,我们现在城市的人口素质并不高,面对不太高的人口素质,管理水平却更低下,导致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管理者有问题,驾驶者也有问题,这就是素质的问题。比如应急车道被随意占用,超车不打闪灯,公交车横占几条车道,这些情况在北京几乎就是道路常态,随处可见。
治疗手足麻木的西药?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