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之争持续分析称不会引实质贸易战
6月15是欧盟要求中国和印度提交2011年飞行数据的最后期限,但截至今日已经逾期6天之久,中国反对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体系的态度依然坚决,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日前明确表示,中国航空公司不会向欧盟提供任何的数据。
但在全球仅剩中印10个航空公司未按期提交数据局面下,欧盟同样底气十足,其气候行动专员公开表示,欧盟各国将会实施惩罚措施。强强对话,一场贸易战似乎已在爆发的边缘。但业内人士分析说,世界经济形势放缓,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开打贸易战,对双方均不利,多边协作找出解决之策为中欧碳税之争未来发展方向。
单边强征 欧盟有何小算盘
2008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领域纳入欧盟体系,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征收排放税,所有到达和飞离欧盟机场的国际航班均纳入了欧盟的碳交易排放体系。
法案规定,若航空公司的超出上限,将被强制要求购买排放许可,否则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将面临100欧元的罚款。因此公布后,遭到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强烈反对。
不过,碳排放市场是继石油之后,一个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商品交易市场,有消息称,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而欧洲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大的碳买家,交易量将达到6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交易额将达到1185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量的7 %。不过,碳价格在2011年降至创纪录新低,全球碳市场市值仅比2010年增长了4%,如果欧盟能将中、印等大国纳入这个碳交易系统的话,那么整个市场的交易必将再度活跃起来,从而也将意图自建碳交易体系的对手纷纷挤出局。
而据报道,由于《京都议定书》即将于年底到期,各国又无法就此后的碳减排制度安排达成新协议,国际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将失去存在的法律基础。因此欧盟正是希望以率先开征碳税的做法,强制全球航空企业接受欧盟关于碳排放权的交易规则,并参与到欧盟设立的碳排放权市场中,进而继续确保欧盟在国际碳排放市场的主导权。
欧盟一方面欲凭借机制和立法等优势来主导全球未来绿色发展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征航空碳税增加域外航空业的成本来减缓欧洲航空业竞争压力。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老年缺钙的临床表现
腿部骨质疏松症状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如何调理
鲁南欣康片说明书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一盒
小孩挑食厌食怎么办
-
斯诺克海口赛吕昊天惨遭塞尔比零封赵心童无
人工智能 | 2020-07-09
-
利物浦大将不关心曼城战绩他们不可能场场
人工智能 | 2020-07-01
-
视频弹幕网A站与B站为何发展出两条不同的
人工智能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