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G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还原真实的张存浩

5G  |  2019-08-04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大连的冬海平静深邃,阳光撒入海面,令人倍感温暖坚定。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年轻学子,怀揣着科技报国梦来到这片海滨,来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

为新中国而工作 ,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一种朴素情怀。那一年,这个年轻人刚刚2 岁。

岁月如歌,六十三载献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春华秋实,一个又一个重大而急迫的国家任务被攻克。报国情怀矢志不渝,科学梦想历久弥新。

2014年1月10日,当他从国家主席 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临近体味这位耄耋老人,如同眺望一片静海,看似温若无形,却深沉有势,击石有声。

临危亢奋 至人无己

我有自己的科技梦想。 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多有抵牾,当很多科学家在面对志向 未遂 而心生遗憾的时候,张存浩却说: 我的梦想在国家宏伟的科技规划里非常渺小。

幼年的张存浩家住天津,当时正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席卷华北的时候。为了抵制奴化教育,母亲忍痛将当时只有9岁的他送到重庆姑父姑母处继续学业。

国家羸弱,备受欺凌。此后,他又随姑父姑母辗转于重庆和福建等地。落魄国事、动荡家情,在张存浩心中埋下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种子。

1950年,年仅22岁的张存浩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这一年,美国悍然入侵朝鲜,中国志愿军赴朝抗美。

此时,张存浩敏锐地觉察到,美国很快将要对中国进行科技及人才方面的封锁, 这必将耽误我的科学报国梦!

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万千气象同时在强力召唤着候鸟们早日归巢。当年10月,张存浩放弃留美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毅然归国。

回国后,张存浩在大连分所的 燃料第一研究室 工作,研究课题是世界热门的 水煤气合成石油 。

建国初期,我国石油十分匮乏,加之国外对我国实施石油禁运,而且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世界石油储量已开采不了多久,纷纷研究从煤或天然气出发,经合成气合成石油的方法。但研究者们却遭遇同样的难题:催化剂积碳粉碎,运行周期只有短短几天。

当时,大连分所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并 不信邪 。王善鋆在不到一年时间研制出抗积碳的氮化熔铁催化剂。卢佩章发展了气相色谱方法,加上张存浩与合作者推演的元素平衡数据处理方案,使实验数据精度超越国外。

之后, 不信邪 的张存浩与合作者从流化床小试到中试,一直做到工业实验,取得巨大成功,不仅油产率超过了美国,而且运行周期长达两三个月。

大连化物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说,这一技术经大连化物所几代人不懈创新与推广,如今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1955年9月,年仅27岁的张存浩当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该成果次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下一个挑战很快到来。上世纪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应时所需,张存浩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陌生的领域。

对于这一新课题老张和我什么都不懂。既然国家需要,就努力去干,不懂就去学。 何国钟院士回忆道, 老张很刻苦,拼命去学。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化妆品新零售

零售软件公司

商业零售软件

痛风不能吃的食物
孩子胃胀不消化吃什么
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