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下沉式发展紧跟商业地产开发商.鼓励
与商业地产的合作成为快时尚进入中国最有消费潜力城市的必要环节。
当你去看快时尚公司在中国城市的开店数量,会惊讶地发现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的是成都和武汉,排在第五位的是深圳,而广州连前十都没有进。在过去两年中,快时尚品牌在新一线城市的新增门店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北上广深。
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在今年10月发布的《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报告中用 下沉式 来描述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所谓下沉式,就是从以一线城市为核心的发展策略转变到以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为重点。
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是跟商业地产扩张策略的改变同时发生的。伴随着一线城市核心零售商圈的逐渐饱和,经济开始朝着内地发展,像、银泰、万象城背后的开发商在2009年之后都将重心转到二线城市开始新一轮扩张,它们为快时尚品牌创造了更多的零售空间的选择。
据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统计,过去三年二线城市的平均新增零售面积每年有270万平方米,在201 年至2016年之间预期将达到每年新增500万平方米。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2011年至2012年的年平均新增供应量仅为2009年至2010年的一半左右,而且大部分都在城市周边。
广州的新增零售空间就更加少,这直接导致想进入广州市场的快时尚品牌很难找到合适的店铺位置。在《第一财经周刊》 新一线 系列专题之一《后来者Gap》报道中,Gap中国区总裁Jeff Kriwan透露他们已经和广州的开发商协商了近两年还没有确定下来一个店铺位置。
以商务和旅行消费为特色的成都成为开发商和快时尚品牌所青睐的城市并不奇怪,新一线在近几年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大环境下成了各大公司的首选。同时在成都当地政府推出 天府新区 、 北改 等城市规划方案后,开发商不断在成都开拓创造新的城市综合体和商圈。被称为 大工地 城市的武汉也在经历着类似的改变,近 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新增好几个购物广场。
出门晒晒太阳而比创造零售空间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些开发商把在一线城市建立起的成熟的生活方式带到了二线城市,它们通过商店、餐饮、电影院一站式的休闲娱乐购物体验改变了当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让很大一部分主流大众消费者从传统的百货市场、超市、步行街和路边小店转向了购物中心。而其中年轻的那一部分人群会很自然地走进更国际化、更时尚且价格能够承受的服装品牌。
现在我平时基本上只在 个地方逛街:汉口的万达广场、武汉国际广场和汉街。 28岁的武汉人罗杨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他最喜欢的品牌是Zara。
在5年前,罗杨和朋友还总是约在类似上海南京东路的一条名叫江汉路的步行街上,他逛的品牌大多是一些类似班尼路的本土品牌。现在他觉得那里环境太乱了,品牌太杂了。而他所说的 个地方都是近十年才出现的,在近两年新建起的定位更高端的汉街步行街上,武汉的第4个万达广场刚刚开业。
中国地产是中国互联中心·中国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贵阳治疗男科好方法输卵管堵塞治疗输卵管堵塞费用
高血压心绞痛怎么治疗
-
活下来的团购网站将是未来的骨干力量
大数据 | 2019-07-16
-
晶科电子高密度倒装芯片焊工艺欲摘封装器件
大数据 | 2019-07-15
-
用区块链物联网重新定义供应链
大数据 |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