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管理藤县和平镇产业化扶贫助农户奔小康

大数据  |  2020-09-2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藤县和平镇:产业化扶贫助农户奔小康

奔  ■小康 新征途  本报 杨桂宁  11月29日上午,在藤县和平镇和平村村民梁桂凤承包的粉葛地里,一排排粉葛长势喜人新侠客独孤求败正式登陆51wan《南帝北丐2》。带着参观自己的粉葛地,梁桂凤不禁喜上眉梢。  她对说:今年我们一家五口种植了4亩粉葛,预计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按照这样的收入,只要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家不仅能顺利脱贫,盖新房的愿望也能实现。   带给梁桂凤家新希望的,是一项被当地贫困户称之为实惠工程的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  扶贫户有望种粉葛增收  市扶贫办副主任劳邦俭告诉,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扶贫问题做了具体论述: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近年来,如何让镇里的困难群众尽快摆脱贫困的生活,这是和平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命题。扶贫部门在藤县实施十百千扶贫工程,这给和平镇提供了一个破解难题的突破口。  几经调研分析,和平镇党委、政府觉得,粉葛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种植粉葛又是当地的传统特色产业,应该利用扶贫政策,扶持引导困难群众发展粉葛种植。和平镇镇长梁家智告诉,当地农民种植粉葛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几年来粉葛价格节节上升,三年前粉葛收购价在0.9元/斤左右,现在已经达到1.8元/斤,虽然只是几毛钱的上涨,但对几千斤的亩产量来说,已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上火、咽痛、便秘等不适都可能找上门来。特别是在秋季。梁家智。  也正是在镇里的引导和扶持下,梁桂凤家走上了种植粉葛增收之路。  其实,三年前,梁桂凤家已小量种植粉葛,因种植规模小,加上种植品种和技术不行,赚不到什么钱。她只能和丈夫到外地打散工,可每月收入难以糊口,成为该村的贫困户。今年,列入十百千扶贫工程的扶贫对象,她免费获得了粉葛良种、肥料,并得到了技术指导,目前,粉葛已丰收在望。  今年,像梁桂凤家一样,和平镇有1074户扶贫对象得益于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的实施,有望通过种植粉葛增收。  帮扶帮到根子上  市扶贫办副主任劳邦俭告诉,过去扶贫是给钱给粮,应急性的。但现在更强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管长远。  连续几年的扶贫攻坚,劳邦俭总结:扶贫一定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资金,集中打歼灭战,从基础设施开始,产业结构的扶持、基础设施的改变、人的基础素质的改变、公共服务的均等综合发展,贫困地区就能进入良性轨道。而十百千扶贫项目就是这种模式。  十百千扶贫项目工程是指在全区选择十个以上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化扶贫,扶持百个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辐射一千个以上的贫困村,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该工程于今年年初在和平镇实施。计划在2012年2014年,每年建设生态高效种植示范基地1个,种植粉葛8000亩,培育葛业发展骨干150名,带动更多区域内的扶贫对象户参与粉葛种植。此外,还要带动全镇项目区域外的村及周边濛江镇、太平镇22个行政村发展种植粉葛项目,辐射带动人口15.3万人,扶贫对象2.92万人,种植粉葛面积2.5万亩以上。为了保障农户的权益,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就地产业扶贫经营模式。  由公司负责项目种植的优质种苗培育供应、技术指导,并与项目区域内扶贫对象户、农户签订粉葛收购最低保护价购销合同,确保参与扶贫对象户、农户产销无忧,增加收入。  和平镇镇长梁家智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扶贫对象大幅减少;概括说就是三个一:一个加大、一个推进、一个减少,前两个一是手段,后一个一是目标。同时,提出了多项综合性治贫的重大政策举措。  这对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和平镇走的就是综合性治贫的路子,突出造血式扶贫模式,通过用产业的培植、劳动技能的提升,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方式来改变贫困的面貌。  今年以来,由扶贫办牵头,公司、合作社、县科协等单位分片区开展粉葛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家家课堂、邀请当地粉葛种植骨干、土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着力提高项目区域扶贫对象、非扶贫对象的种植粉葛技术。培训班以其贴近农户、实用有效等内容吸引了大批农户去取经,也带动了相当多农户投入到粉葛种植中。  劳邦俭说:从单纯给钱给东西的输血式扶贫,变成了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扶持、素质提高、基本生活保障等为一体的造血式扶贫,带领村民奔向小康。十八大报告让我对扶贫工作充满信心。  十百千项目在和平实施以来,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极大提升了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由于工程所选项目大多是当地传统产业,易为群众接受。各项目都注重将产业发展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采用资金或劳务合作入股等形式,依托合作社或相关企业,将土地和人力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运作。为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扶贫部门还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着手,扶持贫困地区打造种养生产基地,帮助农户走上致富路。今年,项目区域内的扶贫对象户人均种植粉葛0.62亩,人均种植粉葛单项纯收入为35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