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改谁批准了阳煤化工重组

大数据  |  2020-09-0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11月25日,阳的画皮被揭开。

四川证监局的4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阳煤化工2012年度虚增收入总额高达42亿元,且阳煤化工还利用了这些造假的业绩,并于2012年8月获得证监会重组委有条件的批准借壳ST东碳上市。如今,四川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却让阳煤化工虚增营收的金额成功刷新了上市公司造假的最高纪录。

资本市场著名的绿大地造假案,绿大地前董事长何学葵在绿大地上市时虚增资产 亿元,东窗事发后,何学葵被数罪并罚判有期徒刑十年。而四川证监局对阳煤化工的这4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所公布的调查事实,虚增的数额之大真的让人触目惊心,已是绿大地造假案的14倍了。

谁在批准阳煤化工的重组上市?谁为阳煤化工15连阴负责?

虚增42亿元

2012年,阳煤化工子公司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丰喜集团 )向阳泉煤业下属全资控股公司太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 太原国贸 )共发生销售总金额28.04亿元,丰喜集团及其子公司向太原国贸共发生采购总金额28.68亿独家分析:北飞南冲元。

经查,2012年2月至11月,丰喜集团与太原国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的同时,其全资子公司丰喜国贸或其运销分公司与太原国贸签订产品相同、数量一致的产品购买合同,共计18份,其中购买、销售合同各9份。上述18份合同的销与此同时售存在票据和资金流转,但不存在实物流转,合同标的化工产品始终存储在丰喜集团进行生产的分公司的仓库中,并未真正实现销售。但在阳煤化工的合并报表中,丰喜集团对太原国贸的销售、采购分别列示,均已确认,未予抵销或调整。

此外,阳煤化工下属的河北正元、齐鲁一化等子公司与太原国贸、阳泉煤业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 阳泉国贸 )存在与丰喜集团上述交易模式相同的化肥贸易,发生销售金额共计146141万元,发生采购金额共计129540万元,均分别确认了相关销售收入和成本,未予抵销。

上述交易,相关产品的风险、报酬并未实际转移出阳煤化工,阳煤化工在年报中确认销售收入和成本,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相关规定,阳煤化工多计收入约占阳煤化工2012年披露的年销售收入216亿元的19.66%。

四川证监局的文件显示,阳煤化工重组东新电碳重大资产重组财务数据截止日为2012年6月 0日,其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亦存在多计收入和成本的情形。阳煤化工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之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之规定,四川证监局对阳煤化工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上海治白癜风的医院
皮肤瘙痒处理及护理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