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中科院联合能讯环保用传感技术化解供水难题

大数据  |  2020-06-1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12月18日笔者的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是陌陌的用户。并且也确确实实有用户通过该产品成功约炮。虽然笔者并不鼓励这种行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能讯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在上海发布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能实现全天候监控居民用水水质,敏感度高,对实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为政府改善供水设施等均能提供重要参考,是 智慧城市 设计的重要实践。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二次供水水质动态监测系统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和能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能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一流的实验室解决方案供应商 能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是研发和制造环境监测设备、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先的环境监测方案。

为实现水污染防治和相关监测产品的国产化,能讯环保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成立了合作实验室,发挥技术、经验、资本的相关优势,突破以往水质监测常规方法,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二次供水动态监测系统,彻底打破目前国外产品的垄断。

二次供水实时监测难题获突破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它是目前为止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由于高层居民楼的日益增加,二次供水将关系到更广泛人民群众的正常稳定生活。目前,二次供水陷入 最后一公里 水质监控困局,有部分老旧住宅设施管道年久失修,材质安全性差,漏失严重,导致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指标时有超标,导致供水水量、水质、时间等方面无法保证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

现有的二次供水监控方法在监测环节上效率不够理想,供水设施改造成本高昂、水质监控难度大。一般地方水利部门根据要求,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对供水设施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洗。但是,水箱负责部门需要自检或送水样到监测单位,水监测的数据没有集中收集和保存。而全国范围内各省市都在积极推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主要目标集中于改善供水设施,节水节能,保障供水安全,改善居民用水体验等,对于水质监测环节仍然缺少认识。使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能讯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本次发布的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系统,能大大缩短水质检测周期,有效监控水箱水质的变化情况。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能讯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本次发布的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系统是以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处理及远程传输技术和通信络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自动监测体系。自动化的监测系统避免了传统监测方法从采样,水样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另外,它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老旧设施的更新成本问题,尽量避免了对原有供水设施的改变,大大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以往水箱水质监测的难度。

对于该系统,研发负责人金庆辉博士还介绍说: 我们研发制成的二次供水实时监测系统的前端监测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监测探头,采用国际先进的全光谱检测原理,水样无需消解,大大降低检测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在检测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产生,能够保证水质安全和监测结果的精准。

互联+环保,智慧水务产品化

本次发布会展示的二次供水水质动态监测系统,创新地将互联+水监测深度融合于环境监测仪器,促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产业智能化进程,将打造环境监测领域 互联+ 新形态。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端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和后端的水质监测平台。

前端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将传感节点部署在居民水箱附近,自动实时监测包括浊度、余氯、pH、溶解氧、电导率、温度、COD等在内的主要自来水水质指标,全天候不间断提供监测即时数据,能将二次供水水质的监管精确到每一个小区的每一个水箱。

后端水箱水质监测管理平台通过GIS分级展示技术,以小区为单位管理中心,实现对各个远程传感采集终端的监控管理,达到数据接收、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目的,并通过GPRS远程控制水质监控终端,人为设定监测参数和监测频率。

而对于广大居民而言,插上了 互联+ 翅膀的水质信息将会更透明更容易获取。能讯环保董事长蒋洪明表示,他们正在将水质监测也做成相应的APP或者服务推向市场,像现在人们出行打开就能知道天气和空气质量一样,未来人们在上即能了解到所在小区的水质实时的情况。

梅州治疗白癜风方法
太原治疗白斑病费用
阜阳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