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智能制造科技創新逐步由單打獨斗發展到軍團

大数据  |  2019-12-29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未来10 2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而日前在中建钢构华东大区了解到, 年时间里,三个创新工作室的 0名平均年龄约 0岁的成员,就拿出 0余项研发成果、100多项发明专利 这就是 智 造创新工作室 带头人的榜样效应

邱明辉,国资委 央企技术能手 ,中建钢构华东大区 智 造创新工作室 中的一位带头人,也是焊培中心的负责人现年 6岁的他,从事焊接工作已有16个年头他曾是一名普通工人,总喜欢 琢磨事 201 年,邱明辉与MINI型进行了一次 人机大战 ,结果是两者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由此也使他对 MINI型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4年初,由邱明辉创新工作室研发的首台MINI型全自动焊接机器人,在天津第一高楼 天津117巨柱制造上成功投入使用今年6月,邱明辉团队还首次在超高层施工现场开展MINI焊接机器人试验,开创了国内机器人超高层焊接的先河在江苏第一高楼 苏州国金项目,机器人成功完成了4 层外框柱对接处的施焊,焊缝合格率均达到100%MINI型智能弧焊机器人的研发推广大大提高了焊接智能化水平,解决了小空间施焊的难题,使厚板焊接效率提高了125%在他的带领下,华东大区焊培中心不但已发展成为集焊工培训、考试取证、焊材复验、焊评试验、科研试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焊接管理机构,还为公司培养输送了600余名高级焊接人才,9名国际焊接检验师

沈洪宇博士创新工作室、邓永政蓝领创新工作室,也是中建钢构华东大区 智 造创新工作室 的中流砥柱沈洪宇博士创新工作室,以 互联+ 为导向,主要致力于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钢结构新产品开发他们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了物联管理系统,并获得国内首个建筑钢结构物联实用新型专利,该系统使每个构件都有了独一无二的 电子身份证 ,极大地提高了制造管理效率,实现了原材料的100%追溯,节约了90%的原材料盘点耗时,提高钢材搬运效率 0%以上该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国家专利 0余项,累计创效 800余万元

邓永政蓝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是 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建筑首席焊接操作师 获得者邓永政,已有20多年焊接经验的他,是名副其实的 老师傅 ,先后参与了深圳地王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40多项大型工程的建设该团队经过潜心研究发明的可调式多角度船形焊接工装和可调式钢构件自动变位装置,应用于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多个项目的制造工艺,年创效近900万元邓永政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技术发明10余项、国家专利11项,为企业创效累计超过1500万元

从一项技术攻关到三个创新工作室,从一个人 单打独斗 到一群人 军团作战 ,如今创新工作室共主导攻关课题420余项、奖励创新150余人次为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华东大区形成了常态化的 金点子 征集、创新交流研讨等系列活动,已累计征集 金点子 140余条、开展创新类活动80余次现在的华东大区,全员创新积极性空前高涨, 人人能创新、时时想创新、事事可创新 已成为常态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成都九龙医院张旻
幼儿咳嗽吃什么药效果好
莱芜治疗牛皮癣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