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工业与互联网概念再多也要看清工业革命的本

大数据  |  2019-07-12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最近几年工业与互联的概念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互联+制造、、。如图所示:

  其实在下面这张图中,漏了物联、智能工业、产业互联等词。最近几天有一篇文章《工业物联站上风口 制造业巨头纷纷抢入布局》传播很广,又出现一个新词工业物联。

  其实无论新概念有多少,其实就如我那张PPT的标题一样,这些概念的目标一致,中间路径有差别。

  这些词的共同特点是,工业产业与信息络的结合而改变传统的产业。其实无论互联也好,物联也好,信息系统也好都是工具,解决的是工业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的效率问题;而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是工具的变革。比如历史上曾经有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以工具命名的时代。工业革命,也是制造工具的变革,这一轮信息的变革,同样引发变革的是工具。

  我一直主张互联是工具。并把工具的变革作为社会进步里程碑的标志。而这一轮信息话引起的互联的变革是工具的变革,是工业革命之后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其实我本人对工业4.0的个概念中,不认可对4个工业阶段的认可的,其实第一次、第二次合在一起算是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第四次算是一次工业革命)。

  但无论工具有多重要,都是为了使用工具的产业服务的。如果没有产业的痛点,就不会有工具的更新,研究产业本身才是这一轮互联革命的根本。

  这一轮工业革命从工业本质而言是从供给不足的经济时代,转变为供给过剩的时代。人的需求有很多层次,最基本的是生存需求,解决了生存的需求之后,才会解决个性的需求。在供给不足的经济时代,实际上在解决生存的问题,主要矛盾在提高生产效率;在供给过剩的时代,需要解决的是个性需求,主要矛盾在提高设计效率。

  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最早的手工定制,经历了手工生产、对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之后,必然走向个性化定制时代。而经历了代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的阶段之后,产品的模块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虽然在最终产品形式上,个性化产品的比例非常高,虽然产品都是个性化的,但这个个性化产品是多个模块组成的,包含标准模块和个性化模块,而绝大多数是标准模块。这样在新的个性化定制时代,我们既可享受规模化(标准模块)带来的成本优势,又能解决个性化的需求(由个性定制模块实现)。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怀孕初期大腿根部抽筋
怀孕初期腿会酸痛吗
怀孕左腿疼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