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因素制約物聯網規模應用
5大因素制约物联规模应用
我国物联大规模运用面临本钱压力、长尾需求、市场机制、部门协调和商业模式5大制约因素
1、产品和技术方案的高成本制约了物联应用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物联应用的关键技术、标准仍不成熟,满足物联需求的传感器等核心产品价格高,制约了物联范围应用如目前一些行业运用的传感器价格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居高不下的成本使得物联在小规模示范以外的大规模运用难以推广另一方面,一些技术相对成熟的物联产品本身绝对本钱并不算高,但与农业、零售业等行业的低成本需求相比,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投入与产出相比仍然不经济,如RFID标签对单位价值较低的农产品(8.57, -0.03, -0.35%)而言仍显成本过高
2、物联需求高度长尾化且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物联的应用需要与每个行业、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深度集成,因而需求呈现很大的差异化,在目前应用、技术、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不能将个性化的需求抽象为共性的行业和企业需求,致使物联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需要根据每个行业、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企业进行匹配和定制,物联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难以实现规模化效益,应用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
3、物联运用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部分领域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利于激起物联运用的内在动力,当资源配置的价格体系扭曲或非市场化时,可能导致对物联运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一些以行政主导为基础的能源价格体系中,还没有构成物联所需的经济杠杆环境和生产要素价格体系,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利用物联技术手段改造生产流程,直接限制了物联的范围运用
4、缺乏强有力的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的运用调和机制一方面,部份行业的物联应用内部化偏向明显,对行业或企业外的市场力量有一定排斥,不利于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物联服务和企业,也提高了物联服务市场的进入壁垒,尤其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地域之间协调机制不畅,部门分割、行业割据、地方保护造成数据共享困难,形成服务孤岛,难以推动物联范围发展,发挥智能决策作用
5、缺乏可复制、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谁买单的问题仍将掣肘物联规模应用当前我国物联发展基本由政府和少数大型国企由上而下推动,政府主导性强而市场力量不足,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互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盈利模式尚在探索政府主导的公共应用示范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结合点还没有建立,在如何实现示范之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尚没有可鉴戒的成功模式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哪些症状6岁儿童口臭
薏芽健脾凝胶疗程
-
三亚海口邮轮港将试点中资方便旗邮轮无目的
芯片 | 2020-08-06
-
幸福快乐奥尼尔晒游艇炫富被嘲讽致死叫这名不会si依依不舍
芯片 | 2020-06-22
-
AEye宣布获得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芯片 |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