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片

空气污染治理别总靠上面来驱动吧

芯片  |  2022-01-1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空气污染这样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非要等到上级部门出手,才能看到 真相 ,到底只是技术原因,还是地方政府本就积极性不够,心存侥幸不愿揭开真相?

近日,山西省临汾市频现超高浓度二氧化硫污染事件。1月15日,山西省环保厅对外发布称,环保部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派出专家组调查发现,临汾二氧化硫居高不下存在五大原因,包括临汾市区86台1 0蒸吨燃煤锅炉基本上无脱硫措施;东城集中供热没有安装监测,脱硫装置形同虚设,厂区面貌脏乱,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新京报》1月16日)

专家组给出的 诊断报告 显示,临汾市对二氧化硫防护预报、宣传不够,预案中没有专门针对二氧化硫的预警措施,没有针对二氧化硫超标问题向群众进行重点宣传和专门预报。这是一起事件,应无疑义。

从专家调查组的意见和结论看,由环保部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派出的专家组,与其说是对于二氧化硫浓度爆表原因的挖掘,不如说是对当地政府部门在严重污染天气中表现的一次 问诊 。调查结论揭示了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原因,也拨开了当地所存在的 治理阴霾 。

首先是事件应对中充斥的 文字游戏 。比如,此前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曾表示,临汾70%的二氧化硫为居民燃用散煤,该数据经过了专家组的测算。但环保部专家组负责人柴发合予以否认,他透露,这一结论是临汾当地自算的。遭到质疑后,张文清又辨称,外界公布的临汾市区概念不同。他的市区概念是指外环线以内的155平方公里, 这里面一个企业都没有,所以说70%。 然而,临汾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坦言,临汾周边有山西同世达、山西海姿等焦化企业, 大企业如果没做好排污,排量能超过成千上万户居民燃煤的量,所以不能说70%来自居民散煤燃烧。

除此之外,对于为何未启动预警的问题,张文清反问:全国哪个城市有关于二氧化硫的专门预警?你找给我看看。可就在这之前的几天,张文清明明说的是: 建立二氧化硫预报预警机制 适时启动应急预防措施。 污染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后,仍出现如此多自相矛盾的说法,该如何令民众相信当地的治理积极性?在平时,临汾市民又何以弄清到底哪种说法是真?

百度组 其次,官方展示的治理成绩与实质效果之间的断裂。有媒体报道,2016年,临汾为打赢环保战役,对钢铁、焦化、电力等工业企业进行环保设施的提标改造;投入 .1亿元对居民煤烟污染进行治理 爆表事件当天,官方公布了 铁腕治污 的成绩。若仅看这些表述,人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漏洞。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仅举一例。在这次省环保厅公开的第5个原因中,涉及的东城集中供热项目即为临汾海姿供气供热公司。而在去年12月5日,山西省环保厅在官方站通报,海姿供热公司的母公司,山西海姿焦化有限公司污染源废气监控设施未验收,并称该公司已完成监控设施调试工作,预计在12月20日前完成验收。可近日环保部专家组前去调研,该公司所属的东城电热又被查出污染问题。这难道仅仅是巧合?看来,对于治污,不仅要看官方部门说了什么,更要看没说什么,真正做了什么。

山西省环保厅和环保部介入后,临汾相关负责人坦言 心急如焚 ,并表示 专家把脉问诊,可谓雪中送炭 。然而,此前多次爆表而无任何预警行动,实在让人感受不到当地官方的 心急如焚 。上级调查组来了再进行这样的表态,该负责人 急 的到底是严重污染天气本身,还是事件引发上级关注而可能影响自己的 乌纱帽 ?

环保部和省环保厅介入调查,体现了上级部门对于污染事件的重视。这项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非要等到上级部门出手才看到 真相 ,到底只是技术原因,还是地方政府本就积极性不够,心存侥幸,不愿揭开真相?如果所有地方的污染天气治理都要靠上面推着走,是不是一种悲哀?耐人寻味的是,专家组调查报告刚发布,媒体向临汾市环保局询问 86台锅炉是工业生产使用还是居民供暖使用 等问题,又未得到回复。二氧化硫爆表事件,真的能够成为临汾环境治理的转折点吗?

经常便秘怎么办
便秘如何缓解
调理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