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片

我國物聯網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

芯片  |  2019-09-2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我国物联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 物联中国

  日期: 10: 6: 2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565次 核心提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物联的本质是行业信息化,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物联发展的动力在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成为了物联的重要推动者运营商将在物联发展中取得巨大的利益,同时带领整个通信产业,朝一个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物联的理念和相干技术产品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愈来愈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预计未来,我国物联产业产值范围将达到7500亿元

  物联凭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良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领域正带来真正的 智慧 运用

  1)物联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物联在钢铁冶金、石油石化、机械装备制造和物流等领域的运用比较突出,传感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成为标准配置例如,工程机械行业通过采取M2M、GPS和传感技术,实现了百万台重工设备状态监控、故障诊断、软件升级和后台大数据分析,使传统的机械制造引入了智能采取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温度、压力、温控系统,在油田单井野外输送原油进程中彻底改变了人工监控的传统方式,大量降低能耗,现已在大庆油田等大型油 规模应用物联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全方位监控企业的污染排放状况和水、气质量监测,我国已建立工业污染源监控络

  2)物联运用在农业领域激起出更高效的农业生产力

  物联可以运用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储运等环节例如国家粮食储运物联示范工程采取先进的联传感节点技术,每年可以节省几个亿的清仓查库费用,并减少数百万吨的食粮损耗

  )在交通运输方面利用物联可以优化资源、提升效率

  近几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在智能公交、电子车牌、交通疏导、交通信息发布等典型应用方面已展开了积极实践智能公交系统可以实时预告公交到站信息,如广州试点线路上实现了运力客流优化匹配,使公交车运行速度提高,惠及沿线500万居民公交出行

  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到201 年年底,全国ETC用户超过500万交通部计划于2015年底前完成ETC全国联,主线公路收费站ETC覆盖率到达100%,ETC用户数量到达2000万我国已有5个示范机场依托RFID等技术,实现了航空运输行李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跟踪与精确化定位,使工人劳动强度下降20%,分拣效力提高15%以上

  4)物联在智能电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

  国家电公司已在总部和16家省公司建立了 两级部署、三级应用 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各类输变电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预警、分析诊断和评估预测在用户层面,智能电表安装量已到达1.96亿只,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突破2亿户2014年国家电将启动建设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完成100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全年预计安装新型智能电表6000万只南方电的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要推广建设智能电,到2020年城市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80%

  5)物联在民生服务领域大显身手

  通过充分应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物联可以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国大力展开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采用二维码和RFID标识技术,建成了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国家平台和5个省级平台,覆盖了 5个试点城市,789家乳品企业和1 00家白酒企业目前药品、肉菜、酒类和乳制品的安全溯源正在加快推行,并向深度应用拓展在医疗卫生方面,集成了金融支付功能的一卡通系统推行到全国 00多家三甲医院,使大医院接诊效率提高 0%以上,加速了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等 医疗一卡通 的试点和推行进程在智能家居方面,结合移动互联技术,以家庭关为核心,集安防、智能电源控制、家庭娱乐、亲情关怀、远程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物联应用,大大提升了家庭的舒适程度和安全节能水平

  6)智慧城市成为物联发展的重要载体

  遍布城市各处的物联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监测到路灯、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管理,从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到不停车收费,从水质、空气污染监测到建筑节能,从工业生产环境监控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工程,为物联集成应用提供了平台

  我国积极推动物联自主技术标准和共性基础能力研究

  物联领域我国技术研发攻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传感器、RFID、M2M、标识解析、工业控制等特定技术领域已具有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部分自主技术已实现一定产业应用;在物联通用架构、数据与语义、标识和安全等基础技术方面正加紧研发布局

  物联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局部领域取得突破

  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感知制造、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络与应用服务等门类的相对齐全的物联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出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态势

  物联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物联的发展代表了全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就通信产业来讲,长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无缝的联系和沟通这个目标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2009年开始,以 物联 、 智慧地球 为代表的信息化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为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下是对我国物联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最近几年,物联的发展出现虚热各地在物联发展上缺少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似乎和络有关、和信息化有关的工程或项目都冠以 物联 的名义,对全部全局性、前瞻性、深入性的,包括前瞻的技术等没有深入研究和落实现阶段物联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缺少核心的、旗帜性企业;物联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编码体系、运用的标准都没有构成,超高频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弱;物联与经济社会融会发展的应用模式亟待创新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但物联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成熟度的参差不齐,致使了近几年发展迟缓,特别是在终端运用层面上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没法回避信息安全问题

  如何实现大规模应用?依托市场气力在短期内显然很难实现陈宝国认为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在行政系统内垂直管理的大型央企中,需要大力推行物联在其重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突出大规模应用物联的优势另外,还需要在公共安全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大规模推进物联运用,应用普适性传感,促进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大规模应用物联需要建立大的平台,而物联触及的产业链条长,各行业间壁垒大,已经形成了孤岛,这就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统一的服务

  大规模推动物联的主要障碍是安全问题当前物联大多数运用在不太关键的领域,包括服装、食品等,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少,特别是在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顾忌到安全问题而这又和我国现行的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只有物联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有大规模的应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物联的本质是行业信息化,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物联发展的动力在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成为了物联的重要推动者运营商将在物联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带领整个通信产业,朝一个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小孩老流鼻血怎么回事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