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激光雷達助力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项目组成员和仪器设备返回青岛,宣布用时2个多月的陆面-边界层-平流层三维立体综合观测在西藏那曲美满结束,为2014年全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画上句号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为复杂的高原,因其地理位置导致的天气和气候变化长期以来遭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它不但影响东亚地区气候,还通过对流层-平流层物资输送通道,显著影响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
本次实验站点设置在青藏高原腹地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该地位于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海拔约4500米,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极为卑劣,被称为 唯一一个没有树的城市
雷达项目组参与此次试验的水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为学校自主研发,小型脉冲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属于与航天科工团体、中国气象局的技术合作和国家火炬计划研究内容之一该两部激光雷达与学校购置的激光云高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相干部门的气象飞机、微波辐射计、气象卫星等观测设备开展联合观测、数据比较分析,通过充分发挥各系统的技术优势,获取高质量的实验结果,旨在对青藏高原地区卫星-遥感-高空-地面观测多源信息在分析技术与数值预报模式物理参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以吴松华教授为首的激光雷达项目组师生不畏高寒缺氧环境,克服各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装备架设,并为应对高原环境,量身定做方案,通过多项技术手段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水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所用为大功率YAG调Q纳秒级激光器,它能够在4500米的高原环境中进行为期近二个月的常规观测实验,其测量站点海拔之高、工作时间之长均在国际激光雷达观测史上创造了新纪录,意义深远小型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在高原环境下实现24小时全天候观测,快速精确地探测大气边界层风场,为高原地区小尺度的天气现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此次青藏高原观测实验为中国海洋大学激光雷达项目组积累了丰富的外场实验经验,整个团队得到了宝贵的历练,从而使团结协作、一心科研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也赢得了共同实验的其它院所高校领导及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目前,观测团队正在汇总比较观测数据,力争通过比对检验前期观测效果,为下一阶段观测任务和直至2021年的全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实验做出更多贡献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食疗儿童流鼻血
腹泻小腹痛吃什么水果
-
三亚海口邮轮港将试点中资方便旗邮轮无目的
芯片 | 2020-08-06
-
幸福快乐奥尼尔晒游艇炫富被嘲讽致死叫这名不会si依依不舍
芯片 | 2020-06-22
-
AEye宣布获得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芯片 |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