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方可在新一轮调整中
日前,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在出席某活动时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智能制造机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近二十年,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15年,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正是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再到局部领先。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言,要不断夯实自身工业基础,抓住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重视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方可在新的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脱颖而出。
“国际化让我们干掉了日本企业”
“只有成为先烈的勇气,才有成为先驱的可能”,在谈及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机遇的问题时,李东生以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企业要抱有坚定决心走出去的看法。
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探索的先行企业之一,TCL2004年成功收购法国汤姆逊的电视业务,以及阿尔卡特业务,被评价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回首这两场标志性的并购,李东生坚持认为是完全成功的。
“从过去十五年TCL发展的轨迹看,尽管前期我们遭遇了很大困难,但国际化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TCL成为全球彩电的第三大厂商,位列三星、LG之后,我们把所有日本企业都干掉了。业务也正在全球取得了迅猛发展,如果没有跨国并购,我们的业务可能就不存在了。”李东生说。
在李东生看来,正是由于那两场并购带来的资源和技术,使得TCL一直保持在电视机和这两个行业中的优势并受益至今。数据显示,TCL的年收入已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元,其中海外占接近50%。
中国企业国际化能力今非昔比
自从2002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在十五年间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东生分析指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业务模式从简单的加工出口,到跨国并购,再到在当地扎根做品牌推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拓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经历了这三步走,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能力与15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其次,产业竞争力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从模仿到创新到实现局部领先。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创新和竞争力上,譬如电信设备、高铁,高铁技术中国是独创并在全球领先的。以半导体显示产业为例,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在经营效率和效益指标方面超越了包括三星、LG在内的国际同行,达到了全球行业领先,在技术开发能力方面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去年华星光电申请的专利量已超过LG,仅次于三星,并且全面超过了其他日本同行企业。
“我们从最初的来料加工ODM演变为自创品牌、自建渠道以及跨国并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取得的成果。”李东生说。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哪些草药治疗便秘
哪些食物是治疗便秘的
哪些食物治疗便秘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怎么样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产业基地
-
三亚海口邮轮港将试点中资方便旗邮轮无目的
芯片 | 2020-08-06
-
幸福快乐奥尼尔晒游艇炫富被嘲讽致死叫这名不会si依依不舍
芯片 | 2020-06-22
-
AEye宣布获得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芯片 |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