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片

无人驾驶车离我们有多远传感器能力等技术是区域

芯片  |  2020-05-1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自驾车外出旅行的朋友只需要将目的地信息准确输入车载电脑,就可以安心睡觉,等待汽车自主行驶,到达目的地再叫醒自己,或者心无旁骛地欣赏路上的风光,看着小说,不用担心迷路或者违反交通规则,更不用担心会发生事故。如此,自驾游将真正变为一次舒心的旅程。

无人驾驶的汽车,真的存在吗?这不是科幻电影吧!可是笔者要告诉你,也许再过十年,无人驾驶就会 梦想成真 了。

什么是无人驾驶车

无人驾驶的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车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无人驾驶车主要由普通汽车、电脑和各类组成。其中,各类传感器相当于车的 眼睛 ,用于观察车况,判断汽车位置、隔离带、交通信号、指示标志等信息,并能通过GPS实现汽车的全球定位和行车路线规划等, 眼睛 将看到的信息传给电脑控制系统;电脑控制系统是无人车的 大脑 ,用于利用预先设定的程序分析处理 眼睛 感知到的行车信息,对下一步动作进行智能判断,将判断好的指令传给汽车的运动系统;普通汽车结构和运动系统就是无人驾驶车的 躯干 ,接受电脑控制系统传来的指令进行行驶,如加减速、超车、刹车等。

无人驾驶车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主动安全的能力。如果和前车距离过近,会立刻指挥松油门、启动刹车达到有效减速。无人车面对危险反应速度快,在一般情况下,机器的反应速度可以达到40毫秒,而人类最快也要500毫秒。此外,无人车技术涵盖了驾驶员身份识别技术、辅助泊车、汽车防追尾、防跑偏等技术。例如,车主身份识别技术大大减少了车辆被盗危险,使汽车丢失找回成为了可能。

无人驾驶车研究方兴未艾

中国研究现状:

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交通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很早开始跟踪和研究无人驾驶技术。

2011年7月14日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从京珠高速长沙杨梓冲收费站出发,历时3小时22分到达武汉,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实验中,实测全程自主驾驶平均时速为87公里,行车中自主超车67次,被其他车辆超越148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防科大就开始了对无人驾驶车的研究,2001年研制成功时速达76公里的无人驾驶车,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高速无人驾驶轿车,最高时速可达170公里;2006年研制的新一代无人驾驶车红旗HQ3,则在可靠性和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

夜尿增多怎么治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能治好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