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片

中國制造PK印度制造鹿死誰手

芯片  |  2020-01-02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中国制造不再是过去的 中国制造 确实,如今的中国制造,成本逐渐抬高,这不仅是一方面的原因,里面有着多重的因素相互渗透然而,不再廉價的中國的吸引力漸漸淡去,許多國外的大公司現在都比較偏向于將工廠都遷往成本更低的國家,比如印度和東南亞地區那么,作为制造强国的我国会做出什么举动来应对这一趋势 中国制造 与 印度制造 两虎相争,究竟鹿死谁手

近日,据中广报道, 中国制造 和 印度制造 正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中国台湾的富士康8月8日在印度签约,它到印度投资设厂的计划变为现实富士康上周六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签订协议,将在未来五年投资50亿美元(约 10亿元人民币)在该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随着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现象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一些制造企业渐渐开始将部分工厂转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逐利乃资本天性,哪里的成本更低,哪里利润更高,自然逃不过资本的敏锐嗅觉资本与产业在成本与利润驱动下的全球化转移,更是客观规律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 之所以能崛起,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人口红利释放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随着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各方面成本的抬升,一些制造业中心向西部甚至东南亚转移,也同样是这一规律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本在预料之中,无须过度阐释

应该说,放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之下,比较优势的变化引发资本与产业的转移,的确是大势所趋作为 世界工厂 的中国,从最初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目的地,到面临更多后起之秀,甚至具备后发优势的竞争者,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对中国而言,当然必须直面而非回避事实上,资本的逐利性以及制造业的转移,对中国也并非全然是负面效应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自身也有需要调整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低端制造业,在中国也活不下去,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也是必然趋势就连一些有着 世界工厂 称号的制造业中心,如今都在动着 腾笼换鸟 、产业升级的脑筋从这个意义上说,制造业呈现向更低成本地区的转移趋势,或许不必过分担忧

不过,相比制造业转移本身,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上升,或许更值得警惕中国制造究竟 贵 在了哪儿恐怕更值得反思和追问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报告称,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这主要归咎于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从2004年的4. 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 5%三是能源成本,天然气成本从5.8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 .7美元,涨幅1 8%事实上,相比上述成本的增长,由于国内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泡沫化,势必抬升在中国投资兴业的成本此外,行政、税收成本对于中国制造的成本抬升的作用,同样不能忽略不计由此可见,是否有不必要的成本与内耗在遏制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是值得追问的重点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江苏治疗牛皮癣方法
首大医院朱思泉
三亚牛皮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