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亦難幸免顯示次品為何屢戰屢勝
2014年8月21日,如果我们愿意回顾刚过去10年时光,会很尴尬(更多的是不幸)的意想到,从阴极射线管(CRT)时代开始算起,我们经历了屡次的革新演化然而,每一次革新需求面临十字路口时,技术端处于领先地位的一方总是寸步难行,而技术 次品 却能够成为终究的胜利者,一次接着一次,无不例外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先进技术带来的震动,无疑是一种遗憾而说到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提前 默哀 一次,因为下一代O技术同样不能幸免,终究上市的,其核心技术和预想中的将会有所偏差,谈不上灾难性的,但最少是妥协性的换句话说,不管电视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普及,终究都会是 缩水货
显示技术的更迭,就是技术 次品 一次次成功逆袭更先进技术的故事,无论是决定性的变革还是物理特性上的进化,皆如此因为励志、有趣等缘故,现实中多数人喜欢 矮穷挫 逆袭 高富帅 的故事,但在引领科技技术方面,相信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接下来,我们就显示技术发展历程,讲述 矮穷挫 是如何屡战屡胜的
2 液晶电视如何战胜电视.
● 等离子vs液晶电视
阴极射线管(CRT)有着相当出色的显示质量,但缺点是体积庞大,随着人们对显示面积要求的逐年提升,CRT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尺寸越大意味着 屁股 越大(其原理有点 投影 的味道,画面越大需要投射的距离就越远,那末纵向深度要求就会越高),因此,不管CRT画质有多好,也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液晶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均试图取代CRT成为新的霸主,两种显示技术皆能从根本上解决CRT纵深过长的体积问题,超薄机身设计意味着可以轻易实现更大的物理尺寸从技术特点来看,等离子更接近CRT,自发光特性带来出色的画面层次感,响应时间几近持平CRT显像管而液晶电视需借助背光源发光显示,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不如等离子技术,动态画面也有较明显的拖影现象
毫无疑问,在发展初期,等离子技术相比液晶技术更具优势,且优势明显,但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物理特性决定等离子很难实现高分辨率,848 640、1024 768成为主流分辨率,而液晶电视起步就有1 66 768和1920 1080分辨率支持同样是物理特性的关系,等离子存在 烧屏 的风险,而液晶则省心许多
但是,等离子终究溃败的原因是由于技术不够开放,致使绝大多数电视厂商只能运作液晶产品,等离子技术专利基本掌握在松下等少数品牌手中,尽管松下很努力把等离子电视做的很出色,但 众人拾材火焰高 ,液晶技术中后期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本来处于明显弱势的环节已逐步改善甚至超出时至今日,等离子技术在液晶技术面前,唯有俯首称臣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如何才可以做微商城小孩厌食吃什么好
小儿止咳药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