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强捐只能是一厢情愿
核心提示:在法律层面上,我国现行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也规定:“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和接受社会监督。”
前不久,雷人的 慈善强捐论 , 每个人的工资,必须要有一笔钱进行慈善公益,就像现在纳税一样,超过 500元多少,超过5500元多少,要按照法律程序 一出,立刻引爆络。人们从 每个人 这样的字眼儿里看到了 一打尽 ,从 必须 这样的字眼儿上看到了 霸王硬上弓 。无怪民将慈善立法戏称为 工资抢劫法 。
百度一下什么叫慈善,词条显示慈善应是 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现行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也规定: 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和接受社会监督。 其实, 扣工资做慈善 遭到人们一致性的反对,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批驳强捐论确实也无需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严谨的思辨能力,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得出此观点极为荒谬的结论。自发主动、不强迫、不设条件应是慈善的本质,作为在慈善事业 浸淫 多年的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应深谙慈善的当有之义。我们不禁要问,如按收入征善款,慈善与征税何异?当慈善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慈善还会是道德层次的爱心行为么?
当然,可能这样说的人是要在其位、谋其事。在慈善诚信缺失、乱象不断的当下,除了建议改抢,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为什么要强捐?因为人们不捐,或不捐给某些慈善组织。人们为什么不捐,是中国人道德水平低下么?是人们不心存善念么?显然不是,答案只有一个,是一些慈善机构失去了国人的信任。比较一下四川两次地震国人对捐款号召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吧,看看港人对港府此次四川雅安地震捐款一亿港元的反应吧。当善款变成豆腐渣工程、变成豪华办公楼,当重建校舍改为房地产开发让路,当郭美美络炫富玛莎拉蒂豪车与爱马仕名包时,能说国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么?无论官宦与草民,大家都明白,当今社会其实是官风日下。
从汶川到雅安,我们看到了国人一如既往的对同胞的大爱,同时也看到了更多的理性。捐什么?通过什么渠道捐?通过谁能让款物真的到达灾民手中,这成了捐赠者首要考虑的问题。这种变化真的值得慈善立法者深思。
国人从没有反对过慈善立法,在慈善乱象丛生的当下,国人更是强烈呼吁慈善立法。然而从官办慈善机构负责人关于强捐的表态中可以看到,慈善机构与国人的关注点不同。套用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小品《心病》中的一句台词,那就是:官办慈善机构只想知道钱 是怎么来的 ,而国人关注的是:我只想知道钱是怎么没的。
近日,《新京报》报道说,红十字会要重启调查郭美美事件。其实,现在宣扬要对这一事件重新调查无非是要挽回红十字会的颜面,使民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重新回归,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即使真的真相大白,真的对郭美美郭 干爹 斩立决 , 也既掩盖不了又改变不了红十字会在此次雅安地震募捐遭遇民众用脚投票的窘态。
可以找到很多善于HostNine的负面 说实话,慈善机构想要在国人面前 重塑金身 ,那就真的要让民众知道钱是怎么没的。也就是通过立法,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
参灵草适合人群减肥期间总是便秘怎么办
小孩子便秘怎么办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