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

一名曾在中移動工作15年的中層自述運營商

区块链  |  2019-09-12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移动大潮冲击着传统企业同时,面临着日趋加重的管道化风险,也经历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转型成了必修课本文作者曾在中国移动工作过15年,201 年底辞职前已被提拔为省公司的中层干部他在这篇文章中谈到了自己为何从中移动离职,并从自身的经历谈到了中移动这头大象在转型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的基本情况

  2000年入职,先后从事过基站保护、络优化、新技术研究、络管理、全业务支撑、政企客户响应辞职前任省公司三级经理,绩效A+,薪酬税前约 x万,没有期权获过团体先进个人一次,省公司先进个人两次,集团和省级的科技进步奖若干个,流程优化一等奖两个给全国各省的中层干部讲过课,负责过比较大的项目回顧這些年,值得自豪的就是:一直認真工作,沒有收過黑錢,交了許多朋友,問心無愧

  201 年底辞职目前做教育,薪酬税前不到20万

  2、从优秀到崩溃

  作为2000年入职的老员工,在公司呆了接近十四年,跟许多老板学过做人和做事,对移动感情深厚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些年的移动,就是,从优秀到崩溃(很遗憾,不是从优秀到卓着)

  我还记得2000年入职的时候做基站保护(现在是代维做),我的正副班长跟我说,好好干吧别看你现在试用期只有几百块,但是转正以后一个月能发六七千我当年21岁,他们俩比我大不了多少,三个愣头青,满心憧憬光明的未来,这是当年移动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201 年我离职之前,每天都在揣摩怎样给手下的B岗员工调级、加薪、鞭策、鼓励,我的口号是 经理的价值,就是给员工争取他应得的东西 他们应得吗有些人应得,有些人不应得再看看公司的大环境 和楼里很多小伙伴描述的类似

  人心散了,企业文化变了,留下来的人要末是混吃等死,要么努力营建小环境这些小环境在大的形势眼前,其实不那末乐观但我们仍然要记住,移动曾是国有企业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公司,曾经并且仍然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材,曾寄托了很多人,尤其是老通信人的梦想

  、大象跛足

  国有企业有其天然的死穴,第一个死穴是代理问题,第二个死穴是200 年才诞生的,叫做《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办法》出台时,全社会对于国企职工的意见都是,你们丫是一群蛀虫,靠国家垄断花天酒地发大财,于是《办法》顺应民心,对国企的薪酬总额和增长做了严格的限制《办法》出台之后,中国移动的老板们发现,公司要发展,事儿愈来愈多,钱没多怎么办上B岗B岗也不够用了怎么办上外包外包也得有人管怎么办员工们辛苦一下吧因而员工们愤怒的发现,事儿多了,薪水降了,老板每天喊 零用工增长 员工愤怒了怎么办玩朝三暮四,上量化薪酬吧

  国企员工是否是都是蛀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办法》出台之后,牛人都走了,蛀虫不把血吸干是不会走的血吸干了吗看看趋势就会发现,前几年地方省市,移动和电信塞满了局级干部的子女,现在还有那么多吗

  而另一方面,《办法》在企业业绩和员工收益之间切下了一道深谷,直接致使了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员工薪酬连年下降,因为人多了,总盘子就这么多,每个人分到的蛋糕必须变小企业经营的核心是战略和执行,战略靠老板,执行靠员工,如果员工不能分享企业的成长,大家凭什么给企业玩命其结果必然是逆向选择,过去是寻求多劳多得,现在是寻求少得少劳

  所以,我会将员工的职业生涯问题,作为中国移动从优秀到崩溃的第一个雪崩点企业垄断优势再强,仍然需要执行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而中国移动因种种内外原因, 疏忽或无法解决员工的职业生涯问题,不承认员工乃至于各级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承认干部和群众付出的努力,这是最深层的病结之一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上火怎么办
新生儿有点咳嗽怎么办
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