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

智能语音助理热潮下为何围观者多买单人少

区块链  |  2019-09-02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智能语音助理是还是人工智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现阶段,不管是社交还是客服,智能助理带来的体验很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各大公司火热朝天的推出语音助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并不买单,Verto Analytics调查显示,从2017年2月至今,用户对个人助理的使用时间呈直线下降。

  以语音对话为基础的智能助理或者当下可用说是无处不在的: 打开电脑和,可以调出Siri;打开,你可以见到小微……当然,在另一个领域,智能助理更是无处不在——客服,不管是银行、上商城、还是社交站,各种各样的智能助理层出不穷。

  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不是没有选择或者为了好玩,你几乎不会去用到这些智能助理。为什么?

  最近, 一位名叫Rafal的工程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超级“负能量”的帖子,名叫《聊天机器人带来了最差的客服体验》,流传甚广。他在文章中指出,不管人们描述的情景多么美好,问题只有一个:这些智能助理就是不Work。

  作者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指出了问题所在:这些聊天机器人拼命地模仿人类的沟通方式,但是学不会、这些聊天机器人缺乏必要的变通性,过于死板。另外,针对客服机器人,他还指出了一个问题:虽然提供了交互界面,但是是被隐藏起来的,用户很难发现。

  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基于语音助理的AI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很火热。

  在国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其背后是亚马逊的智能语音虚拟助理Alexa。最新的数据显示,Echo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在亚马逊商城最新的促销打折日(Prime Day)上,Echo的销量是去年的7倍,成为最畅销的商品之一。除了亚马逊外,苹果、谷歌和Facebook都有相应的智能语音产品。

  国内,继科大讯飞与京东联合推出“叮咚音箱”之后,阿里巴巴也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

  一边是各大科技公司的争相涌入,一边是消费者的持续不断的抱怨。智能语音助理的在消费端和市场端可谓冰火两重天。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智能”的崛起

  过去一年间,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智能助理整个市场其实还是呈现上升趋势,虽然苹果和三星出现下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Verto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苹果的Siri和三星的S Voice的用户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用户粘性也呈现明显下滑。Siri的“用户粘性指数”(日用户和月度用户量的比值,是一个用来量化用户参与度的指标)从21%降到了11%,下降了将近一半。

  微软的私人助理小娜用户粘性增长最快。从月度覆盖用户数量来看,Siri仍然是排名第一的个人助理应用,但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Siri的月度用户数量下降了7 0万(几乎占据其总量的15%)。

  但是消费者对这些应用的使用却是相当少,以当下最为普及的设备载体——智能为研究对象,Verto Analytics指出,人们在AI类APP上消耗的时间还相当少,只占总量的0.08%。

  上图,个人助理类应用程序的一年来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从2017年2月以来,个人助理的使用人数基本稳定,但是使用时间显著减少,几乎呈直线下降。

  一个惊人的发现:Verto Analytics的报告发现, 女性(占用户总数的54%)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频率略高于男性。有趣的是, 年龄较大的人群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45-54岁和55岁以上人群中。最意外的是,在调查中发现,使用个人助理最多的是一名52岁的女性消费者。

  一个故事:从用户的角度看为什么是“智障”

  从更细致的角度来看语音助手的使用情况,以客服为例,我们看看以下这个来自BBC的小故事:

  周六,和朋友一起从位于格拉斯哥的夜店离开后,Ruaraidh Menzies才意识到,自己的外套和钱包丢了。Menzies尝试打到店里,但是没有人接。

  “随后我们尝试在 Facebook 上进行联系”,他回忆说。第二天早上,Menzies 在这家夜店的Facebook主页上留言,称自己的朋友在店里丢了东西,问店里的人有没有看到。他立刻得到了回复:“我们将会帮你看看。”

  几分钟以后,Menzies 又发去信息,看看自己是不是足够幸运能找回钱包。他又很快地得到了回复,令他震惊的是,这次他发现自己其实在和一个机器人(Bot)进行对话。最终,Menzies 的朋友在其他地方帮他找到了钱包,但是Menzies 仍然发现自己已经被Bot盯上了。

  “现在,他们每周都会给我发送大量关于这家我再也不会去的夜店的信息”,他说,因为自己现在生活在这个国家另外一个地方,“这有点搞笑”。

  虽然一开始 Facebook 页面上Bot迅速的回应让Menzies印象很深刻,从表面上看,Bot也回答了他的问题,但是,他仍然觉得很失望,因为他们的对话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效果。据他所知,对话结束后,并没有人展开行动。

  但是,类似的对话机器人(Chatbots)仿佛一夜之间出现在了各个地方。社交媒体站,比如 Facebook 允许各个各家公司在自己的平台上安装自动的聊天程序,作为一种充当客服的机器人。

  这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越来越多地遇到人工智能。

  数据显示,至少安装了1个聊天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超过了25亿。这一数字有望到2018年增长到 6亿。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一类的聊天应用程序崛起,人们已经开始习惯这样的对话,所以,其扩展到商业上也是有道理的”, IHS Technology的分析师Jack Kent 说,“这就是人们期待拥有的沟通方式。”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不爱吃饭如何调理
维生素D滴剂十大名牌
CMA认证和M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