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驴与一个家族的兴衰
有人送来一本《杨氏族谱》,是新修订再续的新版书,随手浏览了半天,发现许多令人感概的事,比如有的家族往下延着延着沒有了,有的往下延着始终也没壮大兴旺起来,有的却象树发枝一样,越来越枝杈繁茂,象杨六家族,由民国时的一个独身哑巴老汉,几乎铁定要走到断种绝户的地步,可是到2016年的今天,杨六后代己繁延出几十户一百余口人,真是不可思议,令人对天命人运感概万端。
原来,这杨六家族的兴旺与驴结了良缘,也可说是上天让驴成全了他的家族繁盛,人丁兴旺。
事情还引入文化资源得从头讲起:
抗战时期,日寇铁蹄践踏到哪里,哪里的人民就遭殃。所以民间有个流行词叫“跑老日”,意思是“老日”践踏哪里,哪里的人就逃跑。因为时间久远,也沒人能回忆记清具体是哪一年,大约是一九三八年或三九年秋,兵荒马乱,大家都在“跑老日”,杨六也在其中。当时他已年过四十有五,孤身独汉,又是个哑巴,但脑子非常聪明,为人勤快又诚实,给一富户人家种地,当牛把式,也就是现在说的给老板打工,管理牛干活。
在“跑老日”的过程中,他和老板跑失散了,因为他不会说活,只能靠手比划或看人讲活口形及神态来交流。所以打听人和事不容易,只得上蹿下跳到处乱跑。
奇怪的是在找人的路上,有一头无主毛驴跟在他后面,他走哪驴跟哪,他拐弯驴也拐弯,他停下来驴也停下来,撵也撵不走。于是,他就拾到一头无主毛驴。
让他万万沒想到的是这头毛驴的脖子上,那套“驴夹脖”装的不全是草和烂棉花,而藏有不少银元硬货。
于是,他发了财,置地盖房,也不忘打点拜会乡绅土获得的经验也会越多。 图二 【第三课:提高速度匪恶人。那时候土匪厉害猖獗,象他这种情况,若不“会事”的话,早就会被土匪人亡财空干掉。
有了钱,就有人争着来提亲说媒,但因他年龄大又是哑巴,经不起打听故多不成。最后因为他太大方慷慨总算成了,娶了个聪惠姑娘作妻子。
这是驴 他的第一桶金,让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避免了断子绝户之境。
驴 他的第二桶金是在解放后,妻子病故,撇下五个儿子,二间破草房,家穷儿子们娶不来媳妇,眼看五个都要打光棍,又要走到断种绝户之境。
当时穷到什么程度你也想不到。比如吃饭,岁数大的饭后去干活,小的干不了活的,饭后就让躺到斜坡上,头下脚上,让吃进去的饭倒下来,消化慢一点,饿慢一点,这样省粮食。现在看来这样做身体会更费劲,应当更费粮食,但杨六那个时代的人都认为会省粮食。
为了养家糊口,杨六套上驴拉板车,往返于城乡之间。但这活没干几年,城里不让毛驴进城。于是,他把毛驴车赶到城边一个熟人开的茶馆棚处,把毛驴拴在茶棚处,自己拉上板车进城,装完货后自个儿拉回茶棚处,再套上毛驴拉货回去,每次都这样。
有一次,他提货耽误时间太长,毛驴可能饿极了,啃吃起茶棚上缠绕的葫芦来了,也许是吃的多,也许是此物有毒,待毛驴把货拉回来后不吃食,肚胀异常,踢腾几下死了。
杨六想了半天,决定把毛驴埋了,不让孩子们弄吃了,尽管那是个饥饿年代。这件事让很多人都想不通,说他闲话,连他五个儿子都气恼他。
沒想到第二年春天在埋驴的地方长出一棵葫芦秧,只结一个葫芦,长到秋末个头直径有 尺长,巨大无比,人皆奇怪之。杨六知道这是驴啃吃到肚里的葫芦籽的功劳。于是,他把葫芦巴锯开,露出葫芦籽,放到板车上,拉到集市上卖种。
人们都沒见过这么大的葫芦,十分好奇,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加上现场从大葫芦里揪籽外卖,假不了,所以,人们争先恐后挤买葫芦籽:一粒1元。
总共买了十集时间(二天一集),一共卖了4千多元。读过中学课本《梁宝生买稻种》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5分钱能吃顿好饭,还能打个饱嗝。你想这4千元是个什么概念。
有了这4千元,五个儿子都盖起了三间瓦房,也都相继娶了媳妇,开始生了孙子。
话再说回来,当年那些买大葫芦种的人,种下后结出的葫芦还和平常的一样大,根本沒有一人结出杨六那个样品那么大。所以,有较真的人找上门来,与杨六理论。
杨六质问他们:“你们上的什么肥料?破费了多少本钱?”
有的说自己施了饼肥,有的说自己施了两铁锨土粪,也有的说没上肥……杨六听后告诉他们说:“你们下的本钱太少了,所以结的葫芦个头小!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下的本钱有多大?我是破费了一头驴啊!那可是够我们一家吃半年的肉啊!”
人们闻此也就无话可说,默然而去。
杨六死后,遵照他的遗言,把他埋在他老房址处,也就是原来那两间破草房处。孩子们在挖掘墓坑时竟然从地下挖出一个石驴,长约0.85米,高约0.81米,材质介石头与玉石之间,属于黄腊石一类。这下轰动方圆百里,四面八方,不断来人参观。
来人太多了,孩子们经商量决定卖门票,1毛钱一看,五毛钱一摸。一共整了一万多元,后来惊动了上级,石驴上交国家,参观费归杨家个人,国家也不再给他们奖励和补偿。
五个儿子各分2千多元,用于各自家用补贴。
后来五个儿子共生了二十四个孙子(不计孙女),二十四个孙子又生了三十八个儿子(因实行计划生育,少了)到了2016年这三十八个孙子相继娶妻生子,人数已过百口。
共 19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叫杨六的哑巴的家族传奇故事,写出了他的发家史,写出了他的聪明和幸运。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尚林夕】
1楼文友: 2 : 8:46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灰指甲的发病原理先声药业退市汉中男科医院哪家好-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