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方同堂对话
三方同堂对话:消费者为什么埋单的总是我
3·15前夕,京城十几家汽车俱乐部的负责人、多家经销商老总和汽车厂家的负责人以及法律界代表共聚一堂,参加了《车友报》主办的“理解、沟通、信任”为主题的维权座谈会。与会者就消费者维权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与探讨,并形成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共识。
消费者 为什么埋单的总是我
憋屈一 蚍蜉撼大树,弱者的悲哀。不管是面对动辄几千万投资的经销商还是面对资产更大的汽车厂家,消费者都是彻头彻尾的弱者。或许正因为如此,许多经销商非常放肆,比如有些经销商说“我们黑道白道全认识,再说了,就算拿出百八十万来打官司算什么呀?"说这种话的经销商还真不少。汽车厂家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就是当地的形象类企业,各方面都护着他,一个消费者的投诉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树。
憋屈二 媳妇娶到家,想离婚没门。汽车出了故障,想修没问题,但退货甭想。像上述说的“无赖”经销商不在少数,但更多的经销商态度还是很好的。只要您来了就给修,但不管问题有多严重,也不管修了多少次,总之想退货没门。我看到媒体上说保定一个消费者投诉,买车三个月修了四十次,厂家明确表示我们给修,但退车不可能取消死刑。。买车就是为了方便,三个月修四十次还没修好,能方便吗?最后在媒体曝光也没能退成。
憋屈三 一过保修期,问题原因马上能找到,比如某品牌汽车总是异响,在保修期内就是找不到原因,说也不影响使用,就先开着吧。一过保修期,原因马上找到了,需要换总成,三万元!你说气人不气人?绝大多数厂家的策略是保修期内只修不换,保修期外只换不修。这不是明摆着欺诈吗?而且,保修期内出了问题没有补偿措施,要知道这是因为你产品本身的问题而影响了我的使用呀!
憋屈四 汽车厂家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要消费者埋单。比如某汽车品牌每换一次机滤都要拆一次变速箱,多花的工时费还要消费者掏,厂家从来都不承认有设计问题。还有,一辆车一年换了5根离合器拉线,5个传动轴,这也不是什么易损件,明摆着是厂家的质量问题吗?为什么要消费者掏钱?
经销商 受夹板气的小媳妇
憋屈一 富豪家里的小媳妇,两头受气。消费者有问题找经销商,但经销商解决不了呀,反映给厂家,厂家不认账,让经销商解决。不敢得罪厂家,只好和消费者软磨硬泡,一拖再拖。拖急了,媒体呀、消费者协会呀就该来了。再有,厂家降价从来不和经销商通气,消费者买车前问不会降价吧?我们没得到通知当然信誓旦旦,短期内决不会降价。到了第二天降价了,我们给消费者的承诺怎么办?不管是给装饰还是送保养,损失我们还得自己扛。
憋屈二 消费者拿高档车的要求来衡量经济型车。消费者买一辆车,这辆车就承载了消费者所有的要求。比如,一个消费者来店里做保养,经销商老总的奥迪也做保养,消费者就让我们经销商把车外观的缝隙弄成奥迪那样,而且怎么解释都不行,你说我们憋屈不?
憋屈三 消费者的要求有些是不合理的,说白了就是想要补偿,明说呀!非要弄到媒体和厂家那里天翻地覆的。如果确实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会尽量解决,但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就只能尽力而为。你就算找了一大圈,回来还不是得和我们谈呀。而且,有些媒体也不专业,往往把事情给往大了说,我们也没办法。
汽车厂家 有些要求不切实际
憋屈一 消费者不论是不是自己的使用问题,只要车出了问题就认定是厂家的,就要退车、换车!我们确实是处在强势的位置上,我们尽量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毕竟换一辆车对厂家来说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到,而对消费者来说是百分之百。但不能不论什么问题、问题大小就一律让您的音乐来源更加丰富多彩;要求退换车呀。
憋屈二 有些消费者不懂车,但他们却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我们每个月都要收到不下10个关于油耗的投诉,说车辆的耗油得百公里10升。我们加满了油做实际测试,测试的结果没有一个是像消费者说的那么多的,结果多耗油是因为堵车。
追根溯源1
沟通不畅。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往往汽车厂家看不到,只能听经销商的汇报,导致沟通不畅,不能对故障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导致消费者和厂家矛盾对立严重。
对症下药:汽车厂家在各地建立技术攻关小组,对投诉问题实地考查,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顺利解决问题。毕竟,经销商和服务站的水平也良莠不齐,而且消费者要求不高,只是要求修好车就行了。
充分发挥汽车俱乐部的作用。某一批次的汽车如果集体发生同样故障,应该引起汽车厂家的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追根溯源2
消费者对汽车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匮乏,导致使用不当或提出过分要求引发矛盾。
对症下药:由厂家或经销商编写汽车使用、维修保养知识手册,或者经常举办消费者沙龙,给消费者介绍这些知识。毕竟拿出多年的积蓄,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能好好阅读而且同情达理的,这样可以避免过分维权的发生。
追根溯源3
法律法规有空白,各方与义务划分不够明显,导致互相推诿。
对症下药:加快汽车法规方面的出台与健全,尤其是汽车的“三包”规定,让各方知道自己的,让法官判罚有明确的依据。
参考国外的办法,把汽车作为特殊产品和特殊案件,通过处理特殊案件的法庭来解决。
追根溯源4
维权成本高,汽车故障鉴定费用昂贵,导致消费者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对症下药: 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可以让鉴定费用降下来,只能渴求厂家提高产品质量,让所有车都不出或少出故障。
玉林妇科医院四平妇科医院六盘水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