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调已是必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油价上调已是必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综合消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日前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油价上调已是必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成品油批发企业将汽、柴油销售给零售企业时,应保持批零价差每吨不小于300元。但近期汽柴油批发价格不断上涨,汽柴油批发价已“越轨”,越来越接近最高零售价。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3月25日国家发改委调整油价算起,“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的条件已经达到。有业内人士称,预计最快本月底油价可能就会动。
对于近期的成品油批发价上涨,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要企业对油价上调预期的一种表现。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处于高位,加上综合考虑到农忙等因素,因此国内成品油调价措施没有实施,“但现在调价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快预计就在本月底”。深圳晚报
衰退期油价飙升滞胀风险近在眼前?
滞胀会降临中国吗?这是摆在中国经济学家面前的问题。
19日零时起,我国航空煤油出厂价和零售价每吨提高460元人民币,并可能成为国内其他成品油价格即将上调的一个信号。同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由于经济衰退,能源投资正在大幅下降,这为未来3年内油价的飙升铺平了道路;本月13日,国际油价一度突破每桶60美元关口。
而在上周我国公布信贷和物价数据时,经济分析人士预计,尽管物价指数延续了前两个月的跌幅且未来数月料仍停留在负区间,但将近6000亿元的新增信贷说明市场上流动性充裕,缓解了对通缩的担忧。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下各国货币当局释放的流动性有可能导致泡沫,中国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是可以的。央行与银监会此前也已充分肯定了当前的货币政策,认为其有利于抑制通缩预期,增强信心,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未来我国出现滞胀风险的担忧已经开始出现。对此话题,《每日经济》昨日分别采访了著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和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不难看出,目前经济学家们对此意见分歧仍比较大,甚至形成鲜明对立的两派。
谢国忠:不应以流动性来治结构的病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价格和货币供应成正比。如果用流通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在经济差的时候放钱,经济好的时候收钱,将流动性作为工具来有效稳定经济,这样的稳定是虚假的。这样的增长带来了债务的上升,债务多了之后刺激了市场价格,股票和楼价都上升了,带来泡沫的循环,泡沫破裂之后又会带来经济的急剧下滑。
谢国忠表示,过去所谓的微调其代价是经济大幅下滑。“微调是在积累问题,放钱能够救经济是格林斯潘理论的延续。钱放出来使接下来通胀的可能性加大。目前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油价能突破60美元,明年就会出现通胀。4月份美国零售下降了0.4个百分点,批发价格上升了3个百分点,价格上升和需求下降已经同时出现。中国通胀的苗头已经开始,明年是有可能出现滞胀的。”
他认为,目前我国把经济结构的问题用流通来治,这个药不对。上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10年滞胀就是因为经济结构没有调节好,结构的问题用货币政策来应付,结果并没有让经济好起来。
谢国忠表示,要避免滞胀的局面,信贷不能再像目前这样放了,国企都在做高利贷生意,企业借钱的利息比存款利息还低。整个货币政策不见得要变得很紧,但今年总的银行贷款和GDP的比例只有1.2倍,与中性的政策相差太多,贷款应下降一半以上才能达到中性的程度。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非常宽松,而宽松的政策应该用在支持结构性调整上面。
张斌:油价上调对CPI传导有限
但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与谢国忠的观点则相反。他认为我国未来的滞胀压力不会太大,没有必要对此太担心。他表示,滞胀主要涉及CPI或者说食品价格,油价上调会显著传导到PPI。但实证研究证明,再由PPI传导到消费物价指数会很有限,所以油价上调对CPI的影响不大。
张斌表示,目前我国CPI水平不高,但下半年同比基数小了,自然会转为正增长,不过环比即便上涨,幅度也不会大。而滞胀压力大小取决于政策取向,这其中关键看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上不去的话,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工资无上升空间,而农民工、工人的工资决定食品价格不具有走高的基础,那么整个CPI上涨压力不会太大。出口、房地产和劳动力成本与食品价格,包括CPI的联系很紧密。
他认为,我国物价未来可能会有所走高,但由于总需求并不是很旺盛,食品价格上升空间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通胀压力并不大。来源于《每日经济》
观点PK油价到底该不该涨?
因“资源紧张”中石油、中石化已暂停成品油对外批发。尽管涨价预期颇强,但市场上成品油销量并未见涨,成都部分社会加油站更是于近日下调汽油零售价0.17元/升。加油站工作人员称,此次降价从上周五开始,90号和93号汽油分别降至4.79元/升、5.13元/升。对于降价原因,加油站徐站长称属于促销行为。此举不由令友困惑不已,因为就在不久前,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油价会尽快上调,长期补贴财政难以承受”,那么油价到底该不该涨?油价涨跌的依据又是什么?
汽油价格上调,已经箭在弦上
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47美元,达到新的历史高位,然而就在许多专家预测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50美元的时候,国际油价却急转直下,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下跌30多美元。到了今年2月中旬,国际油价已经下跌到了每桶34美元。
但在此之后,原油价格触底反弹,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过去短短半个月里,在库存减少和美元贬值的推动下,国际油价的总涨幅已经超过了20%,5月12号早间更是盘中突破每桶60美元的关口,达到每桶60.08美元,这也是2008年11月份以来国际油价首次返回60美元大关。
5月8号,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事实上,在从3月24号到本周二的连续20个工作日内,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连续移动加权均价较上次调价时的涨幅已经达到了13.41%,调价的硬件条件几乎已经具备。
观点PK!油价到底该不该涨?谁说了算?
正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尽快涨
“这时候该办就办,免得大家悬念,据说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要囤积或者少卖点,这已经出现这个苗头了。”
“你把这个价格长期和国际价格脱离的时候,去年,前年国家都是,每年要掏几百亿人民币去补贴石油生产,就是炼油生产方,那么这个财政也不了,所以长期的补贴或者使经营方亏损这个(做法)是不能为继的,所以想价格的水平国际化这个可能还是必要的一个措施。”
反方:目前油价已处于高位,更应与国际油价接轨
在对出租车司机和自有车主的调查中了解到,80%的人认为,现在的油价也比较高,目前美国的官方油价,1加仑相当于3.785升汽油价格,是200美分左右,按照美元和人民币1比6.83的比价折算,那么美国汽油价格大概每升相当于人民币3.6元,而且是含税价。现在北京的97号汽油最高5.9元人民币,已经高出30%以上。因此,大多数司机认为目前国内的油价应该是降价而不是涨价。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市场价来说不支持油价大幅度的上涨,因为它的市场价格完全要由它的供需关系来决定,它现在供的关系来看,我想它也不可能说涨那么高,现在上调的话恐怕是有一点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压力是现在整个从国际原油市场来说情况怎么样还不确定,另外一块是国内的原油、汽油的储备是比较充分的。
友:油价岂能朝三暮四,调整机制需透明
友质疑:为何快涨慢跌?
一些消费者质疑,为什么油价调整在下跌的时候拖沓,在上涨的时候反而迅速?其实,这些质疑并不是针对调价本身,而是油价背后的定价机制。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供给方和需求方博弈的结果,一个能让市场各方都满意的商品价格肯定是不存在的,油价同样如此。但消费者想弄清楚的是,他们承受的价格是怎么来的?两大国字号石油巨头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石油的利润都去了哪儿?有没有用在更高效的地方,减轻大家今后的用油压力?
成品油定价面临制度性尴尬
面对社会对成品油定价制度有关问题缺乏透明度的质疑,国家发改委给出的理由是为防范市场投机炒作。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如果按照这次发改委所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其中当国际油价出现80美元与130美元情况时,市场投机炒家不是同样可以借国内油价(利润)变动之机进行炒作吗?而且,按早前公开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要求,应该是反映能源稀缺程度与发挥市场基础配置作用。而现在看,油价形成制度在毫无征兆的条件下被“叫停”,或许在相当程度上证明,有关的油价制度决策部门在此前的制度设计时,就对国际油价变化与国内经济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与把握,而且因为这样的认识缺陷进入了制度,才会使成品油价格机制不得不面临目前的“失灵”。这不能不让人觉得,这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又一重制度性尴尬。
去臭露可以除味吗湿疹危害大不大怎么知道宝宝胀气-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