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角逐十年得失中国将如何突围5G
在今年6月结束的ITU-RWP5D第22次会议上,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了的名称、愿景和时间表等关键内容。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
这次会议规划,国际电联将征集候选技术,在2019年进行技术评估,继而选择关键技术,最后制定标准。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告诉,全球制定5G技术方案工程巨大, 时间表已经制定,2018年上半年局势明朗,有望成为国际标准的方案,将在此后继续完善提高 。
与美国欧洲一样,中国也是竞逐国际5G标准的一支劲旅。华为、中国移动、中兴等中国公司在国际5G标准制定组织日益活跃,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赵厚麟认为,中国会成为5G标准的一个重要主导者。
掌握5G标准主导权对中国有两大意义。其一,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 互联+ 及 中国制造2025 目标中的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其二,信息技术是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将对制造业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预计5G将在2020年正式商用,未来将成为连接所有行业和生态圈的底层基础设施。
多位行业人士向表示,企业需要更大的市场,且需要全球互联互通,只有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标准,才有强壮的产业化基础,中国企业希望和国际公司一起,制定一个全球通用的5G标准,这与国际标准制定组织、中国政府及全球电信巨头的目标诉求一致。
8月1日,赵厚麟接受采访时表示: 全球范围的电信技术不可能抛弃现有的基础设施而白手起家,取而代之,新的5G需要与 G/兼容演进,加上市场其他因素,因此,5G也不太可能用一个技术一统天下,而极有可能继续容纳两三个不同技术体系,由市场决定今后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亦明确强调,政府应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标准角逐十年得失
从2G到5G,中国从完全没有发言权到在国际通信标准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反映了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都伴随着重大争议。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GSM通信标准为主宰的2G时代,中国在技术上几无积累,只有少数科研机构进行零星的跟踪、研究和模仿。
一位当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电联标准化活动的电信业资深人士告诉,当时,中国代表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各技术会议上参与不多,学习大于参与。
那时,在中国普及率极低,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前景也不明确,但中国人口庞大,市场广阔,在移动通信市场爆发之前,是否参与制定国际通信标准将对市场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骨关节炎要保持心态
慢跑可防骨质疏松
春季引起的骨关节炎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好用吗
怎样防止老年痴呆症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