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医患双向承诺是廉洁风险防控创新举措但拳
8月1日,卫生部公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的指点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患者入院时要进行医生不收 红包 、患者不送 红包 双向签字。消息1出,立即引发热议。不少友怀疑一纸签字的效率,但也有不少友表示值得期待,希望这1意见能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行动,进而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双向承诺是一项创新的廉洁风险防控举措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卫生系统就开始治理医生收 红包 、拿 回扣 等问题。2004年4月22日,卫生部更是下发 八不准 ,其中明确规定 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准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 红包 、物品和宴请 。可时至今日, 红包 现象治理并未获得明显成效。
8月5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从廉洁风险防控角度看,要求医患双方在患者入院时签订保证书,是一项创新的防控举措,其出发点是探索解决困扰多年的医德医风问题。但这项举措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支持,需要实践的检验。
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红平告知: 医患双向许诺的出发点是好的,对治理久为人诟病的 红包 现象有一定的警示价值,但在当前的现实下,我们不能对这1规定抱太大期望。
收送 红包 现象的根源在于医疗资源稀缺
通过双向签字,医生许诺不收、患者许诺不送,在彼此信任的情况下,医生和患者之间能免于收送 红包 的尴尬。可现在的问题是,医患之间的信任存在巨大的鸿沟,多数情况下,医生如果不收红包,病人及其家属反而担心医生在医疗过程中会不尽心不尽责。
受访专家认为,收送 红包 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和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也有医疗体制和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
黄红平有这样的耽忧:医患双方事先签订保证书,是不是能保证事后医生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 勒索 患者?另外,即便医患双方都自愿签订保证书,但如何保证其落实是个大困难。谁来监督、如何监督、怎样处理违规的一方,没有明确规定,容易在实践中流于形式。
庄德水进一步分析指出,收送 红包 现象的本源在于:1是现有的医疗资源稀缺,且散布不均,优良医疗资源过多地集中于大城市和大医院,形成某种垄断局面,不同地位、阶层、关系的患者会受到差别化对待。面对医疗服务的 卖方市场 ,患者根本无权用 脚 投票,也更不可能去监督医院和医生的行为。2是医疗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以药养医 局面仍未改变,医患之间缺乏互信,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心和工作态度存在过度焦虑, 红包 似乎演化成医患间的信任中介。
制度化是治理 红包 现象的必定途径
如果收了 红包 不被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能严肃查处,那末,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收送 红包 问题都不能得到根治,而只会愈演愈烈。黄红平和庄德水均认为,如果每一起收送 红包 事件都能及时被发现,每一个收 红包 的医生都被取消行医的资历,甚至收受的 红包 金额到达立案标准,医务人员被以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 红包 就是塞到医生的口袋里了,他也会想方设法地退出来。
受访专家认为,卫生部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在正式出台《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的指点意见》时,明确签字的形式、签字的文本内容以及违反承诺将遭到的处罚。
除了依托法治的力量外,制度化也是治理 红包 现象的必定途径。庄德水建议,一是要结合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医疗服务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把与收受 红包 有关的所有工作环节和行为特征都纳入评估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形成治理 红包 的制度氛围。二是要完善监督络,设立医德档案,使整个医疗活动始终处于社会监督之下。三是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机制,把收受 红包 列为一项干扰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公正性的利益冲突行动,只要违背了防止利益冲突原则,相干医务人员就应遭到惩办。四是要建立医院诚信机制,不断拓展信任渠道,消除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信任心理。
除医疗系统的改革外,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善。要在全社会培育对腐败零容忍的共鸣,对医生从业行动,不仅要有行业内部的监督,而且要加强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另外,要根据社会的贡献度,公道确定医生的待遇,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如此,收送 红包 才能有望得到根治。 黄红平最后表示。
阜阳有没有癫痫病医院湖北那个癫痫病医院好
急性腹泻需要吃药吗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