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

分裂与重构后信息化时代的中国社会嬗变

区块链  |  2019-07-26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1】

几周之前,一部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霸屏了朋友圈。

留守老人李玉宝,要给他的孙子准备春节礼物,但城里三岁孩子习以为常的一个动画角色,大山里的爷爷却要问遍全村,才勉强搞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样一部8分钟的短片,为什么能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因为它真实反应了,当今每一个家庭都在面临的现实矛盾。

表面上来看,乡村老人的追问背后,代表了经济飞速发展背后,中国城乡文化的断层。

根据《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在1982年,中国的流动人口仅有657万人,而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47亿人。

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达到64.7%。

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外地落户等情况,中国也有约1/6的人口--尤其是年轻一代,长期与家人天各一方。

生活环境的差异,让他们有了截然不同的社会认知和文化理解。而春节的人口回流,带来了这种矛盾最普遍的碰撞与交汇。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息为我们带来的社会结构剧变。

几周之前,我参加腾讯的“科技向善”论坛,有幸现场聆听了北大邱泽奇教授的演讲,深有感触。

邱教授说,我们已经从家庭社会,进入到技术化社会。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血缘、家庭与宗族,自下而上构建起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

一个人用脚步能够走一个来回的距离,就是集市的半径;能实施有效管理与维持统治成本的范围,就是帝国疆域的极限。

从国家、宗族到家庭,生活关系越是紧密,信息和知识共享程度越高,价值观越一致,即便有冲突,也会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融合趋同。

而现在,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家庭、地域、年龄、性别,乃至社会阶层等局限。

一家人坐在一起,却各自捧着,关注着不同的问题,与不同的好友交流。老人们谈养生,成年人讨论经济社会,孩子们关注明星。

虽然在血缘上他们是父子、母女、夫妻……但是他们的思想,已经彼此隔离,相互看不上对方的话题观念,甚至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彼此疏远甚至是对立。

他们更认同的,是另一群可能远在地球另一侧,却与他有共同话题和共同观点的陌生人。

甚至连同一个人处身的不同社群,也变成了不同的“平行空间”:

而这,也将驱动我们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正如张小龙所说,我们接纳的大多数新信息,都并不是自己主动获取的,而是由周边人推荐而获得的。

而在移动上,无论如何犀利、如何小众甚至是如何叛逆的观点,都能找到应和,反而会因为彼此的认同和赞许获得成就感。

“每一个人的心,都在自己的里。一屏一世界,一个人的社会,已经取代了家庭的社会。”邱泽奇说。

【2】

这个转变的达成,归根到底在于,中国领先全世界的通信络建设,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用连接世界。

多年来,中国一直背负着垄断骂名。

但在事实上,正是依赖于运营商的大建设,中国才迅速地完成了向信息化社会的全面转型。

在1980年,中国只有664万门和418万部,而且作为事关安全的信息命脉,它仍只能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无法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直到1989年时,全国总量也只有1万部。

当时,甚至连外交部的司长,因为外事活动需要,在家中安装,都必须由外交部发公函,到邮电部请求协助。

1989年,统计部门曾预测,中国的保有量将在2000年达到80万部,结果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达到8700万部,比预测高了100多倍。

2001年,中国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络大会战,将络从城市扩展到高速公路、景点、农村等区域,实现全国范围的广覆盖。

自此,从“神州行”到 “全球通”,普及的大潮席卷中国。

2004年1月16日,信息产业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95%以上偏远山区必须有电信信号。

自此,无数运营商员工通信人扛着设备,提着工具,人扶肩扛地把铁塔架满了中国无数乡镇,从喜马拉雅山顶,到南海岛礁,都实现了通信信号的覆盖。

这个过程的艰辛,远非外界所能想像。

在很多偏僻村落,基站的建设需要投入数十人力,上百万成本,甚至通过VSAT卫星保障信号,而当地产生的营业收入,却往往连每个月的电费和维护费都不够。

但也正是这样一张络,打通了中国的信息动脉,将中国的城镇与乡村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无论天涯海角,都随意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5.4 亿,甚至已超过中国人口总数;电信业务总量已达到65556亿元;移动通信基站也超过600万个,络规模居全球首位。

目前,全球有500万4G基站,其中,中国的基站数量超过 00万,占64%;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他190个国家,一共只占 6%。

在2018年12月,中国移动用户移动流量消费已达6.25 GB/人/月,是上年同期的2. 倍。

而预计到2020年,中国行政村通的比例将超过98%,且农村家庭的宽带将达到12Mbps以上。

《啥是佩奇》里那样,乡村小卖部里卖着中国移动,村委会教村民设置视频彩铃,农民一边放羊一边刷抖音……

导演张大鹏说,这部片子并不是中国移动的植入广告。但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其实已经是一个中国通信行业最好的广告。

因为,它真切地告诉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倒爷腰挎BP机,手拎大哥大的时代,不是中关村、金融街和CBD的白领上冲浪的时代。

、络、信息不再是某一个阶层的象征,而且彻底沉到农村,成为像水、电、气一样,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基本要素。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怎样开微店详细步骤

怎样在微信上开微店

注册微店网

支气管肺炎护理诊断及措施
老年人腿抽筋怎么办
小孩小便说痛不肯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