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落地需厂商消除品牌隔阂
相比去年,今年的是有发展的。许多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甚至是平台服务厂商,都开始涉足,对待这片新领域的态度,从隔岸观火转为全身心投入。国内市场虽发展蓬勃,但却存在不少乱象。各大厂商跳过了搭建家居标配系统的步骤,争先恐后的设计自主品牌的软件、硬件产品,不同品牌的隔阂导致产品间缺乏联动,最终将智能家居概念落地的困难重重。许多产品成为了缺乏包容性、功能单一的 鸡肋 。智能家居行业虽前途大好,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近日笔者参加了由思锐达传媒主办的第二届 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 ,并采访了致力于家居云平台的风向标科技CEO马延文。针对上述现象,他又是怎么看的呢?
智能并不是一件实体产品,而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标配系统
实现智能家居并不需要做出一个确定的产品,智能应该是一种标配,一种附着在用户需要的硬件、服务上的生活标配。它需要满足三个要求,首先是方便,其次是实用,第三个是不能为获取智能而额外付出高昂的成本。 马延文先生说。
马延文举了一个例子来阐述这个问题。 空调行业产业集中度非常高。如果空调为增加智能的功能,需要消费者付出很高昂的代价买单,那么就不能称其为智能。如果一个智能空调售价 000元,其中有1000元是消费者为额外智能服务买单的成本,这就是违背消费者意愿的,也阻碍了它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反过来说,一个售价2050元的智能空调,比普通空调贵上50元,那么想必有许多消费者,会不管它的智能究竟有多大作用,多花50元廉价的成本是愿意买的,这便是智能家居落地的第一步。
但又一个问题来了,比如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用户想用智能系统远程开着空调,在下班回家前让屋内能提前降温,但家中的窗户是敞开着的,所以开空调降温能有效果吗?在这种情况下,空调如果要解决智能化,必须要做到开空调,也要帮用户自动关窗户。这样的结合和组合,才叫做一个智能的标配系统。
此外要实现千家万户远程解决家居温度、湿度的前提条件,又要让家里传统的窗户实现和空调的联动,这个就不是空调厂商一家可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涉及到空调本身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以及门窗配套的智能化改造,同时还需要在云端搭建服务让用户简单快捷的使用。这并不是厂商们在设备中加个Wifi模块就可以甩手不干的,完成空调和窗户的安装,才是一套完整彻底的落地过程。
从这个简单而生动的例子中不难看出,智能家居行业涉及到三个关键点,第一个是用户,也就是买单人;第二个是空调、窗户生产厂商;第三个则是云端服务提供商,负责搭建多种家居设备能兼容的云端云平台。
一套完整的体系,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利益,所以说这便是为什么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实际落地困难重重的原因:用户想买也买不到,就算买了,也没有统一的厂商能够完整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所以说许多消费者们都处于观望 不敢买 的状态,只有当产业链结合一体时,才能使智能家居行业焕发新生。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骨关节炎会不会遗传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
产后腰酸背痛如何调养
免费收银系统中风脑梗要怎么治疗
饭后恶心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