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

p重大过失能否预先免除p

区块链  |  2020-03-31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重大过失能否预先免除

张X今年年初购买了一台新车,2003年5月10日晚他去一同学家参加聚会,散场时因刘X住得较远,晚上又无公交车经过,主人便提出让张X开车送刘X回家。张X酒后虽感觉有点头晕,但又不便拒绝,就趁着酒意说:“我有言在先,开车可以,出什么事我可不负责”。刘X见他答应,高兴地说:“行,你开车送我,有事我负责”。车开到中途撞在路边树上,造成刘X头部受伤,花费治疗费5000余元。张X的车辆受损,损失2000余元。双方就刘X的治疗费承担问题协商未果,刘X将张X告上法院,要求其赔偿因不当驾驶造成自己的损失。

[案情分析]  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张X在开车前即声明出事不负,刘X作为一成年人,对张X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应该有所判断,但他仍然明确答复有事自己负责

,即预先已放弃损害赔偿请求权,事后又向法院起诉张X,违反了开车前两人所达成的协议,亦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对其请求应判决驳回。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张X与刘X之间在开车前的对话并不产生《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效力。张X既已同意出车,应履行谨慎驾驶义务,其身为驾驶员,应知晓酒后不得驾车这一最普通的交通常识,但他轻信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张X对此负有重大过失。本案的交通事故与此有直接因果关系,故张X对刘X之损害不能免责。

点评: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要确定张X应否承担,关键是要搞清重大过失能否预先除这一法律命题。我国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但是我们可以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来进行考察。

1、行为人负有重大过失的本身即意味着背离了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包含了“善意”、“诚实”、“信用”三层内容,要求人们行事必须出于善意,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履行义务。本案张X虽无伤害刘X之故意,但他理当明白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并将自己酒后不适的情况向刘X明确通报,待酒醒之后再行驾车。遗憾的是,张X选择了出车,因其重大过失酿成了事故,依法应承担。显然,正是拒绝承担的他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2、重大过失免责与公平原则相冲突。法律的要旨与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寻求人们权利义务的均衡,彰显社会正义之理念。基于此,一项民事行为遭遇显失公平的后果,即使非因一方当事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恶意行为引起,利益受重大损失一方也应有权寻求法律保护。本案作为搭车人的刘X客观上无从真切地判断张X的驾车状态,他虽在张X声明出事不负后回答有事自己负责,但是又有谁会将自己的生命安危托付于一个酒醉的司机,而且还心甘情愿地自行接受伤害的后果呢?刘X应景式的答复自然不能视作是放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为。如确认张X对自己酒后驾车肇事这一重大过失行为可以免责的话,则将受害人刘X陷于极为不利之境地,毫无疑问,他将丧失司法救济而无奈地忍受肉体与金钱的双重损害。如此则公平与正义何存?

3、重大过失可以预先免责有悖公序良俗原则。公民个人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法律和政策,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主观上有过失,客观上有损害就应赔偿,这是一条最普遍的公理。轻易肯定一项侵害个体权利的规则,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漠视。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私权理应受到充分保护,但终应限制在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如果任由私权冲破社会公共利益的藩篱,则法律将不成为法律,权利滥用、道德滑坡将是可以期想之事。而这,当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民法的基本原则即充任公民的行为准则和法院的审判准则,在处理象本案这类案件时,将案件争议置于基本原则之下进行考量,有利于正确识别案件性质,实现法的价值,达致公平与正义的结果。因此,重大过失预先免除的约定应认定其无效,本案刘X有权向张X主张赔偿。

[案情结果]  笔者则认为,张X与刘X之间在开车前的对话并不产生《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效力。张X既已同意出车,应履行谨慎驾驶义务,其身为驾驶员,应知晓酒后不得驾车这一最普通的交通常识,但他轻信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张X对此负有重大过失。本案的交通事故与此有直接因果关系,故张X对刘X之损害不能免责。

[相关法规]诚实信用原则包含了“善意”、“诚实”、“信用”三层内容,要求人们行事必须出于善意,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履行义务。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广东省2011年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如下: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7.8元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90.25元

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857.51(2010年标准)

4、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019.81(2010年标准)

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775(2010年标准)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相关标准公布后更新。

交通事故当中赔偿义务人(肇事者、保险公司)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

医疗费  (挂号费、医药费、检查费、住院费、其他)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要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薏芽健脾凝胶治疗便秘吗宝宝健脾胃推拿陈旧性脑血栓症状

菏泽中医男科医院

长治中医牛皮癣医院

来月经量多怎么办
佝偻病患儿出现枕秃
鲁南制药舒尔佳减肥药效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