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为何难受待见
核能具有很多优点:同一样零碳排;无需像天然气那样面对价格波动;相比煤炭行业的高事故率,核能的安全记录要好得多。
基于这些原因,中国、印度和中东国家都对寄予厚望。但核电在美国的发展却略显黯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预测显示,到2040年,美国核能发电占比仅为 % 与饱受争议的占比相当。
诚然,因其自身特性,核能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比如居高不下的成本、敏感的安全问题、核废料管理以及核扩散风险。
核电站的建筑结构之复杂令人咋舌。相比其它主流发电站,修建核电站成本更高,建筑时间也更长。EIA估计,修建一座核电站的平均时间是6年 这是修建燃气电站、燃煤电站、风电场、太阳能电站所需时间的2- 倍。
工期太长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更为繁杂的财务条款、通货膨胀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工程问题。核电站的基础建设成本大约是5429美元/千瓦,相比之下,燃煤和燃气电厂的成本都在它之下。
潜在解决方法有二,一是引入碳价机制,比如收取碳税或进行碳交易。由于核电丝毫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因此在碳价机制下,它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能源。其次是使用小型的模块核反应堆,有效缩短工时、降低成本。小型反应堆的大小只有传统反应堆的1/10至1/ 不等,比如SMR,能够使用工厂生产的模块元件,并且这些元件易于运输。
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迄今未向SMR发放证书。并且有批评家认为,小型核反应堆近年来无法扩大规模,也无法降低大型核电厂的每千瓦建筑成本。
同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允许公共事业公司向顾客预先收取电站修建费用,这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但批评家表示,这相当于将风险从公共事业公司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绝非长久之计。
至于安全问题,福岛核电事故再次强化了公众对核电站的负面印象:灾难发生后,电厂周围变成充满辐射的 地狱 ,政府和企业必须花费大量资金清理事故现场和净化周边环境。
尽管其它行业同样有可能发生大型灾难性事故 比如原油泄漏、化学物品爆炸等,其影响也会延续若干年,但由于核反应堆使用放射性物质,其潜在核事故危险更为巨大,因此在公众认知中属于重大风险。
在福岛核事故中,核反应堆由于缺乏后备电源导致温度过高,最终发生爆炸和放射物质泄露。核电站可以依靠提高防汛保护等级、增加后备电源的安全性和多样性等有效规避风险。
新型核反应堆拥有依靠地心引力运行的冷却系统,理论上说完全可以避免福岛核事故重演。另外,更好的核废料储存设施也能有效防止核事故发生。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如何判断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用药
成人缺钙有哪些表现
-
贴片晶振的小型化带动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状
区块链 | 2019-07-16
-
京东联手中电信布局农村电商
区块链 | 2019-07-15
-
物联网板块投资价值体现重点关注受益股
区块链 |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