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華為與袁隆平合作這項工程意義重大

人工智能  |  2019-10-03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袁隆平与华为,看似没有什么交集如果要说交集,那就是袁隆平是华为的忠实用户2018年9月,袁隆平到华为门店,购买了2倍华为P20 Pro,一张门店工作人员与袁隆平的合影,红遍了络

  近日,华为与袁隆平合作的消息,再次成为焦点1月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宣布,华为与袁隆平进行合作,共同挑战海水稻,“计划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友说,这是强强联合

  华为是中国最具创新的科技企业之一,2018年研发投入进入全球前五(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与微软一个级别华为在通讯技术、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持续的研发投入,让华为在底层技术上,处于领先,并构建起了技术的深度与广度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减缓全球粮食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雜交水稻不僅在中國普及,在海外也深受歡迎,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種植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过,受工业化进程,以及房地产的影响,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延续萎缩,食粮如何取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问题袁隆平想到了用海水种植水稻,培养出能适应海水的水稻品种,并取得了成功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在迪拜的沙漠中,种植并收获了水稻我们知道,中东淡水资源匮乏,水比油还贵现在,新培养出的品种,在沙漠里也能种出水稻

  人们好奇的是,华为怎么与袁隆平合作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其实,农业与科技一直是紧密结合的,尤其是近年物联、大数据和技术等成熟,传统产业也在加速智慧化这次,华为与袁隆平合作,挑战海水稻,是将华为的技术(如人工智能、等),运用到农业上,推动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

  “海水稻”项目是由袁隆平院士主导和推动的,华为为该项目提供“技术底座”胡厚崑泄漏,盐碱地改良主要采取“4维改造法”,包括培养新的水稻品种,对植物和土壤进行技术上的调节,而这整套技术方法的基础,就是“要素物联系统”

  那么,何谓“要素物联系统”事实上就是“土壤数字化”“要素物联系统”的地上部分,一般配有小型气象站、通信模块及高清摄像头等,地下与地表则连接各种传感器,实时对光照、温度、盐碱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并传送到华为云端,进行智能诊断概而言之,该系统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等技术,对土壤和作物做出公道的调理,节约用肥、用水,实现增产丰收

  华为与袁隆平的合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袁隆平曾透露,如果将中国100万平方千米荒地(含盐碱地)的1/10面积种植海水稻,中国的大米产量将提高近20%,每一年多生产5000万吨食物,这些新增食粮可养活2亿人

  与袁隆平对盐碱地的重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早就在公司内部提出“盐碱地”概念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植物乃至不能生存华为早期出海,最先进入的就是一些“盐碱地”,西方大公司看不上的市场,华为通过勤劳耕耘,收获了硕果

  文/徐上峰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健脾的药
宝宝大便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