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中国将于年完成空间站建设物业

人工智能  |  2021-09-08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原标题:中国将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建设

新京报讯 (贾世煜)首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在本月24日到来,这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6周年纪念日。近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媒体走进航天系统,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动向。

未来几年,中国将完成多项航天器研发任务。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简称航天五院)将完成嫦娥五号飞行器的研制和发射任务,确保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1年后,嫦娥四号完成研制和发射,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据航天五院发言人王中阳介绍,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今年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而到明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验证空间站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2018年前后,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或将升空,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

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设,届时,其将成为继国际空间站(超期服役)、和平号空间站(已退役)之后的全世界第三个在轨组装的空间站。预计到2024年,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役,中国将成为唯一在太空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王中阳表示,十三五期间,航天五院还将研制发射高分六号、高分七号等5颗卫星,全面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此外,十三五期间还将基本完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实现40颗左右遥感卫星、25颗左右通信广播卫星在轨稳定运行,提供空间信息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此外,2022年前后,航天五院还将完成并发射巡天号光学舱,其功能类似于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 揭秘

北斗导航系统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意大利杯半决赛次回合的一场较量将在新阿尔卑球场上演 一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都颇为神秘。那么,这个神秘的北斗导航系统,将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自2009年起步以来,北斗导航系统已实现从导航运营服务、系统集成、软件平台到终端设备的全产业链覆盖,并带动10多万台导航终端设备的应用产业化。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时间和地理信息服务,深刻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之父孙家栋曾公开表示,北斗导航系统不仅要在天上发挥作用,还要在地面上开发衍生出更多的应用。

据航天五院介绍,北斗+使拷问城市良心的地下管线高智能化,航天五院已在哈尔滨开展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并以此为试点,延伸开发出空间信息平台、城市综合信息采集终端等系列产品,将在黑龙江省内13个地市推广应用。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还改变了中国农、林、渔、牧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安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收割机、远洋渔船等,使得作业更高效和安全。

据航天五院从事北斗导航终端市场的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服务用户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本溪白癜风治疗中心
短效降压药和长效哪个副作用大
成都阴道炎治疗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