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无人机大疆之下是否还有新的机会
大致从2012年开始,以大疆Phantom一代机为代表的消费级产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由此带来了多轮无人机产品研发及投资热潮。从硅谷到纽约,很多风投把钱砸进了无人机公司,比如知名的KPCB,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还有ff Venture Capital。不仅如此,不少巨头也纷纷加入,开始投资无人机行业,比如Google、Intel、通用电气、高通。
在如此火热的投资驱动下,2015年Zano、Lily炫酷概念演示吸引了全球TOP媒体争相报道和转载,但最后都以项目失败而告终。2016年初以开源为主导的 DR宣布大量裁员和停止消费级无人机业务(《Drone-maker D Robotics cuts jobs,refocuses on corporate market》),管理人员Kalanithi在内部的沟通邮件里承认 我们被击败的理由太简单了,我们生产了太多的Solo( DR的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竞争对手很快调整价格使得无人机市场迅速变成了红海市场 。
那么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真的已然变成红海市场了么?以下笔者通过7张图带你轻松看懂消费级无人机的真正市场格局。
消费级无人机发布时间轴(不含概念机)
2012年12月大疆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无人机Phantom1代,拉开了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序幕,随后以 DR、Parrot、零度、亿航、Yuneec为代表的各路厂商纷纷拉投资,投入研发并发布各自产品,目前大多数产品还处于第二代,而大疆的Phantom系列已经更新到第四代。目前各品牌市场份额和销量如何呢?
我们先看一下比较权威的美国FAA申请准飞的无人机数量统计,这个虽然不是终端销售数量,但一直是被行业共同认可的无人机市场份额晴雨表,从官方机构侧面佐证无人机市场份额情况,可信度很高。
FAA申请准飞的无人机数量统计表
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在美国联邦航天管理局(FAA)已通过的商业无人机准飞许可的申请中,排名前20的热门机型中有12个来自大疆。
根据上图数据统计,在美国企业向FAA申请准飞的无人机机型中,大疆无人机被审批提及的数量占到总数量的90.17%,可谓一家独大。Sensefly和 DR名列第二和第三,但是份额都是个位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云南生物谷药业代表性药物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产业基地
云南生物谷企业文化
9个月宝宝大便干燥硬球一岁宝宝流鼻血
红河灯盏花药效
-
斯诺克海口赛吕昊天惨遭塞尔比零封赵心童无
人工智能 | 2020-07-09
-
利物浦大将不关心曼城战绩他们不可能场场
人工智能 | 2020-07-01
-
视频弹幕网A站与B站为何发展出两条不同的
人工智能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