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建成能源互联网不只五个半诺贝尔奖之差

人工智能  |  2019-08-07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一个多月以来,两件大事让 能源互联 概念持续高热。 先是在9月2日的APEC能源部长会议中,董事长刘振亚作了主旨为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发言。之后,中国互联巨头阿里巴巴于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融资近2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如果说刘振亚董事长的讲话,代表了趋势预判的专业声音;那么阿里巴巴的商业奇迹无疑是让一切跟 互联 沾边的东西都变得诱人起来。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能源互联,它也被认为是 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人们对于能源互联的热情迅速高涨了起来:一方面,人们对其帮助解决能源领域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寄予了极大希望。仿佛清洁能源的高效普及、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老大难 ,都有了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人们也对其中蕴藏的财富价值进行了极为大胆的想象,甚至直接喊出了 下一个阿里巴巴一定出在能源互联 的口号。

但如果我们冷静的对比各界对于能源互联的预期,与当下能源产业中科学技术、商业模式等软硬条件的现状,也许将得出一个较悲观的结论:我们离真正建成一张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源互联,在各方面条件上都还欠缺甚多。建成在规模、商业价值上也堪比信息因特的能源互联,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将信息互联看做络本身(包括了它的硬件基础和运行规则,作为一个平台)与 信息 这一主要 有效载荷 (或者说 主要内容 )的结合。那么可以说其系统化程度、调配分发效率、个体间交流效率、普及程度等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 能源互联--能量 这对组合,离到达这一高度还有一系列障碍需要克服。这些障碍中有一些是技术性的,可以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被逐渐解决。但还有很多障碍是根源性的,搭建一个能源互联本身就比信息互联要困难。

本文将尝试从建立一个具有理想功能的能源互联模型入手,提炼一些能源互联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而尚未能够满足的关键需求。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能源互联建设的现状,并明确建设过程中亟待攻关的诸多问题。

首先,我们谈论的的能源互联,到底什么样?

由于能源互联这一概念还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其定义、架构、组成和主要功能都还在逐渐完善,业界对此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选择美国学者杰里米 里夫金的著名着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设想作为蓝本。里夫金是最早提出 能源互联 的专家之一,他的理论基本覆盖了当下人们对于能源互联各个方面的设想。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血瘀型经期延长怎么办

经期延长怎么治疗

女生小腹胀痛怎么缓解

尿频夜尿增多吃什么
缺钙会不会有肌肉疼
小孩为什么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