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财政四两拨千斤力推建筑节能

人工智能  |  2019-07-3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中国财政部28日表示,将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改造项目予以财政补贴,以促进减排。

所谓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多个省市。从2012年开始,在这些地区开工实施的建筑外门窗节能改造、建筑外遮阳系统节能改造、建筑屋顶及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项目,都能够享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

中国建筑能耗较高,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总能耗增长迅速。官方预计,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占中国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三成以上,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领域。推动建筑节能对于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官方一直在致力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提供资金超过了70亿元(人民币,下同),一大批示范项目陆续建设完成。

日前在江苏南京市采访时看到,江宁区天景山小区所有的高层保障房阳台上整齐划一地安装了壁挂式太阳能电池板。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顾小平透露,每套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成本大概在6400元左右,其中 400元来自政府的补贴。

在国家财政和社区自有资金的补助下,山东青岛大北曲西社区的住户也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纪家俊给算了笔账,如果每天用水100公斤,水温达到60度,一天就可以省6度电。

位于青岛的麦岛金岸小区是官方推出的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之一。小区居民用的是中央空调,而其使用的是一种利用污水作为冷热源的新型热泵技术。

负责小区能源中心建设的青岛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刘云贵经理说,与传统的市政供热系统相比,采用新型热泵技术每年可以减少能耗折合标准煤 万多吨,节约资金超过5000万元。而国家1 20万元的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源热泵技术前期投入较大的难题。

财政的大力投入促进了建筑节能,也撬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大市场。作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江苏南京市已获得了8000万元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下,新能源产业已然成为了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顾小平表示,该省仅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产值就接近200亿元,如果加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泵等,带动上千亿的产值不成问题。

小财政带动大市场。 青岛市财政局局长周安也认为,虽然财政投入的扶持资金并不多,但其导向作用显著,对企业产生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将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据官方测算,如果到2020年中国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将占建筑总能耗的12%至15%,对完成全社会可再生能源应用目标贡献率超过 0%。官方此前提出, 十二五 期间(2011年至2015年),中国要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的比重达到15%。

今年,中国中央财政将再投40亿元用于建筑节能。财政部经建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官方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在建筑领域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财政资金将重点向保障性住房、公益性行业倾斜。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宝宝咳嗽吃什么

小孩子咳嗽吃什么好

小孩子发烧

鲁南欣康啥时服用
首荟通便胶囊怎么样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