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重要推手

人工智能  |  2019-11-09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日前撰文表示,通过实施 中国制造2025 ,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为此,将推动实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设备创新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日前表示,工信部在贯彻 互联+ 指点意见中,工作主要定位在 两个重点 和 两个支撑 这 两个重点 叫推进 协同制造和 互联+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同时还有 两个支持 ,这 两个支撑 就是推动全社会 互联+ 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信息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跟上全社会 互联+ 的需要我们的基础设施虽然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自己和自己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际上的先进国家相比,包括下一步要实施 互联+ ,这里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持,所以这作为我们支持的一个重点一样,在支持 互联+ 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装备,比如刚才讲到了 互联+ 的器件、软件、芯片等,也要跟得上 互联+ ,才能够使 互联+ 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高速的宽带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运用的服务支撑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会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占这一制高点,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实行智能制造工程,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运用要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要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應用推廣要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下降 0%,产品生产周期下降 0%,不良品率降低 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本钱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下降50%

智能制造是核心

中国制造2025 的目标是:经过10年的奋斗,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中国制造2025 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终究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络化、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日前在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如是说, 中国制造2025 的主攻方向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制造

如今,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其中,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络化进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根本动力

互联能够有效缩短信息交互的时空距离,其强大的互动性正是互联思惟的核心,并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走向服务化

在制造企业中,运用最早、最好的互联技术之一莫过于电子商务距离市场最近的制造业销售端,把营销渠道搬上互联后,不仅丰富了销售渠道,拓展了销售市场,还下降了营销本钱如今,电子商务正从传统的交易平台向研发设计平台、生产加工平台、物流配送平台、金融融资平台拓展和转型,完善了生态链条,使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

不仅如此,利用互联,制造企业内部分工正变得更加专业和精细,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机器运行、产品生产、销售营销都由络化系统来统一调度和分派,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也因此变得更实时化

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基础的确相对较弱,但互联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利用中国市场多层次、规模大的特点,加快互联技术运用,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

当前,信息化最先进的美国、制造业最强的德国、制造业最大的中国在各自的国家战略中都提出了工业4.0、工业互联、互联等战略,并成为热门话题德国工业4.0是立足机械制造、自动化工业、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优势,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在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两个方向展开研究;而美国工业互联是基于美国全球领先的互联等IT技术,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终究目的是实现 再工业化 中国 互联战略 明确指出了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设备等十大领域,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三个国家的战略侧重点不同,但聚焦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因此,通过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现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最终建设成智能生产的智能工厂,这就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互联的突破口与落脚点

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一定是趋同的,而发展的方式一定是存异的,只有保持自己特点,只有自主独立的发展才能找到适合方式,一味的跟在他人后面只能做个模仿者

在近两年,遭到金融政策、项目开工和市场饱和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常态,行业企业变得冷静了许多,开始修炼 内功 ,将产品质量和研发而非市场营销放在第一位,更多的企业加强对制造业智能化产品的研究,以通过技术革新向市场发起挑战,而掌控时代发展脉搏,顺手推舟,以时而动才能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时做到事半功倍

宝宝退烧

小孩上火吃什么药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食物

赤峰安康治疗妇科方法
三亚治疗前列腺结石方法
新乡治疗精囊囊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