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G

后危机时代CIO应有的态度化被动为主动

5G  |  2020-06-23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后危机时代CIO应有的态度

虽然投资IT可以提高公司营运效率、增加生产力的说法,早已获得各行业界压倒性的肯定,但现在企业对于IT的期待却不仅止于此。特别是经过这一年来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不少企业主也开始要求CIO要主动走向第一线,直接面对与思考因客户、业务需求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尽管每家公司的CIO所扮演的角色与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对于企业内部营运都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却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本次IT决策者关键调查发现,有高达78.1%的受访者肯定投资IT可以提高公司营运效率,增加生产力,特别是产业已经高度e化,业务作业流程大量依赖IT平台运作的资讯应用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及政府机关,对于IT支援能力的肯定度都超过80%。而在此同时,也开始有更多的企业与CIO体认到IT与企业商务(业务)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89.9%的CIO都同意,IT存在的价值决定于企业的商务(业务)模式,认为两者毫不相关的仅占1.3%。IT就是公司的服务部门。华新信昌博总管理处资讯长柯福富非常肯定,未来的IT一定会朝向服务的方向发展,以提供商业单位IT服务的模式在企业组织中生存。

现在的IT真有与企业营运目标接轨吗?

许多CIO会将IT与企业营运目标接轨、运用IT促进流程改善、维持营运/风险管理及提升内部使用者满意度列为其工作最重要的4大优先项目,显然IT已与企业商务之间的关系已密不可分,大部份的IT人都有认知到,若工作不能与营运目标接轨,势必会面临严苛的检视,甚至会被淘汰。但事实上,一位成功的CIO,若要真的做到与企业营运目标接轨,除了要协助内部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之外,是否能藉由IT的协助学校积极总结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指导骨干教师培训、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和实践、展示教师科研成果的阵地,直接争取到更多购买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客户才更是重点。尤其是经过此次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有不少企业高层对于IT人员的期待已经改变了。根据Forrester于2009年初针对全球CEO所做的调查,对于营运单位主管而言,CIO运用IT协助争取与保留顾客,才是他们最在乎的项目,其次是经营与顾客的关系;至于改善员工生产力仅占第四名,而促进或调整企业核心流程更是落居于第六名。显见CIO长期以来,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强项,其实并非真是的营运单位所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由让IT与企业营运目标接轨此一选项高居第一,创造企业营收的服务/产品仅占第九的结果,更是暴露出IT部门在企业营运上,实际上是处在一种被动支援的地位。彰化银行副总理叶万土表示,资讯人员不应仅只是配合业务需求开发新的流程,更应主动经常对外接触来自其他同业与顾客端的资讯,提出属于自己一套的想法。而长庚纪念医院行政中心特别助理何国豪更进一步认为,CIO除了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之外,更要有自己的主见与足够的霸气,才能在听取与汇整完对上/对下的各方意见后,主动对营业单位提出最佳营运模式与解决方案。一个只会听命行事的人,是难以胜任领导企业IT运作与发展的任务。何国豪说:他只能在基层当个好员工,但无法扮演好CIO应有的角色。

化被动为主动

虽然与业务接轨是IT的首要任务,但值得探讨的是,因为业务单位与IT部门双方的认知与定位的不同,营运与IT单位之间产生了严重落差,导致IT部门有资源错置的问题发生。根据本次的调查显示,除了领导专案的进行之外,CIO花最多的时间便是与公司高层进行沟通互动,其次才是制定策略系统决策与解决迫切性的IT问题,而用于与外部伙伴及客户进行沟通/互动的时间则非常少,这不仅使得CIO老是处于追着营业单位的问题,提出灭火计划的状况,也让IT人员尽管投入大量时间与营运单位及使用者沟通,但仍会出现使用者不切实际的期望、跨部门间或同仁间沟通不良、无法证明IT对公司带来价值等现象。

虽然每个CIO都知道效率与沟通能力对其个人而言是最重要的管理技术(根据调查显示,这比例为30.7%)。但如果沟通的方式不得其法,那尽管投入再多的时间,最后的成效依然无法彰显。而这其中的关键点便在于提前与主动。如宝成国际宝原兴业零批总部资讯总监陈建志在IT部门成立之初,便与CEO沟通过该单位的定位,并与其达成共识。企业要的是一个营运型的IT,而不是支援型的单位。因此每当公司有营运会议时,业务单位都会找IT一起讨论。陈建志表示:如果要等业务单位决定好才通知,那IT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同样的,华南银行资讯科技管理群资讯规划开发部经理杜文宗也说,他每年都会主动提出其中长期的创新计划,让各部门在提出需求之前,就先知道IT单位打算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如果是由IT主动提出,与营运单位协商的空间会比较大,他们也比较容易会遵循着你的逻辑在思考事情。反过来说,杜文宗表示:如果是让业务端主动提出,那IT往往就只有被人追着打的份。

当然,IT部门所主动提出的计划,如果要让营运单位愿意加入讨论自给自足的样子。” 随后将此情况通报给石鼓区规划局。对方工作人员表示,IT人员也应该要多花点时间站在第一线面对客户的角度,思考来自外部伙伴及客户需求,而不是坐在那等着营业单位来告知。以华南银行为例,杜文宗表示,该银行的IT人员固定都会进行工作轮调,让IT人员到营业单位工作半年才调回来。这样他的思考模式才会像是银行的行员,所主动规划出的提案,也才会更贴近于公司业务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只站在技术的层面思考事情。

技术不应再是CIO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这次调查中发现,CIO会经常主动提出建议,促使企业(商务)创新的比例,大约仅占40.4%,其余近60%的CIO不是偶一为之,不然就从来没有。而之所以会很少提出的理由,组织文化因素就占了6成,而因人为因素,如老板作风,提出建议没有用等项目的,也占了1/4的比例。

在工作内容方面,IT人员兼任公司其他管理工作的比例不高,可能是造成此一现象的原因。与美国相比,台湾CIO专任的比例偏高(美国:36%,台湾:52.6%),即便是身兼其他管理工作,也多半是以管理单位为主,其次才是顾问幕僚、研发部门,会担任业务部门管理工作的,只有3.9%。这不仅让IT单位在组织文化上难以对营业单位主动提出建议,也透露出IT过于技术本位的事实。

也由于CIO花太少的时间在与外部伙伴及客户进行沟通/互动身上,天仁茶业总经理林仁宗表示:IT单位的人想要揣测出我的下一步,其实并不容易。他强调:由IT来主导所做出的规划,往往不能符合我的需求。而华义国际资讯长谢安也承认,当初他在兼任营运长之前,的确是比较偏重于技术。谢安说:如果那时技术与业务需求产生冲突,他一定会站在技术的这一边。也难怪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许多系统专案主导者并非IT人员,有时甚至连CIO都不是由IT技术出身的人员所担任。

CIO只要能掌握到客户与外部单位,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老板与营业单位想要的是什么。长庚医院何国豪说:资讯主管与管理阶层的差距在于:面不够广,点不够深。因此无法协助企业往对的方向发展。此外,他也认为台湾大部份的资讯主管做的只是执行面的工作。创新的面向非常缺乏。

Informatica资深副董事长暨资讯长TonyYoung强调,如果IT人员还只是愿做技术,而不愿意站在运营的第一线,进行有关业务销售的动作,那永远只会被人当做是一种工具性的角色。而何国豪则认为:只要资讯主管能拿出实力,展现热诚,满足公司真正运营上的需求,自然会获得其他同僚的认同与掌声。

福建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疾病科普
南宁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