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物联网智能硬件算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物联?智能硬件算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涌入人们的视野,打着物联产品,智能硬件等旗号,但是这些是真正的物联产品吗?真正的物联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呢?
物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是在互联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是互联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是络,不如说物联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发展的灵魂。
现在很多的推出智能系列的产品,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物联产品,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能算是智能设备,更谈不上物联的产品
最早开始有物联概念的是在1990年
1990年施乐公司的络可乐贩售——Networked Coke Machine。这是最早的物联设备实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的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报告2005:物联》,引用了“物联”的概念。物联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
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12下一页>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微商商城
开微店商城
微商城怎么样
经常痛经怎么办化验血脂多少钱
男人晚上夜尿多怎么办
-
管理20个城市宣布购房可以拿到补贴你能轻松买
5G | 2020-09-18
-
阿森纳英超第1巨富3董事入最新福布斯富豪
5G | 2020-07-08
-
武磊爆发给中国足球带来1最大利好留
5G |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