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物联开发者大会将召开 市场规模万亿计
12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联合主办的2016物联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吸引了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巨头。
2015年全球物联市场规模约为6986亿美元,到2020年有望达到1.7万亿美元。我国物联产业受政策、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推动,目前已进入爆发前期。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4年我国物联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物联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产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使我国创造出相比于互联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
图表1:年中国物联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物联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
我国物联行业运行呈现以下特征:
1、我国物联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联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物联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推进物联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物联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规范引导,不断优化物联发展的环境。
2、国内物联应用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物联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物联凭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善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领域正带来真正的智慧应用。
3、我国积极推进物联自主技术标准和共性基础能力研究。物联领域我国技术研发攻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传感器、RFID、M2M、标识解析、工业控制等特定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部分自主技术已经实现一定产业应用;在物联通用架构、数据与语义、标识和安全等基础技术方面正加紧研发布局。
4、物联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局部领域获得突破。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感知制造、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络与应用服务等门类的相对齐全的物联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物联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预测,物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在9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未来几年我国物联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到2021年,物联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1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73%。
图表2:年中国物联行业发展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希爱力治疗前列腺怎样治鼻塞流鼻涕
武汉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
管理20个城市宣布购房可以拿到补贴你能轻松买
5G | 2020-09-18
-
阿森纳英超第1巨富3董事入最新福布斯富豪
5G | 2020-07-08
-
武磊爆发给中国足球带来1最大利好留
5G |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