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常規工藝UF工藝在微污染源水處理中
饮用水的净化技术是人们在与污染作斗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并不断得到 发展 、提高和完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同时,随着水质分析技术逐渐改进,水源水和饮用水中能够测得的微污染物质的种类不断增加,使人们在饮用水的水质净化中碰到了新的问题
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常规饮用工艺已显得力不从心国内外的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受污染水源水经常规的混凝、沉淀及过滤工艺只能去除水中有机物20%- 0%,且由于溶解性有机物存在,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而使常规工艺对原水浊度去除效果明显下降(仅为50%-60%)用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的方式来改良处理效果,不但使水处理成本上升,而且可能使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也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地面水源中普遍存在的氨氮问题常规处理也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水厂都采用折点氯化的方法来控制出厂水中的氨氮浓度,以取得必要的活性余氯,但由此产生的大量有机卤化物又导致水质毒理学安全性下落因此,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不能与现有的水源和水质标准相适应,必须开发新的
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预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等;2是深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包括化学氧化和生物预处理技术其中尤以生物预处理技术和膜技术倍受水处理工作者的关注
2. 生物预处理技术
生物预处理是指在常规的净水工艺之前增设生物处理工艺,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亚硝酸盐及铁、锰等无机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这样既改良了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也减轻了常规处理和后续处理进程的负荷另外,通过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去除,不仅减少了水中 3致 物前体物的含量,也减少了细菌在配水管中重新滋生的可能性用生物预处理代替常规的预氯化工艺,不但起到了预氯化作用相同的效果,而且避免了由预氯化引起的卤代有机物的生成,这对下降水的致突变活性,控制3卤甲烷物质的生成是十分有益的
2.1 曝气生物滤池(BAF)预处理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AF)预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具有以下特点:
⑴水处理进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与其去除性存在一定的关系从分子量上来讲,生物可降解有机物主要是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分子量 1500)常规的给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和过滤,主要是去除分子量 10000以上的有机物,对低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低,特别是对分子量 500的有机物,几乎没有去除能力,乃至有所增加而这部分有机物可能是行成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的主要前体,也是饮用水管中细菌生长的主要营养基质,而生物预处理能有效去除这部分有机物,对提高整个给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重要意义
⑵对低浓度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BAF中,微生物利用水中营养基质进行生长繁殖,在载体表面构成薄层结构的微生物聚合体,产生生物膜,有利于世代期较长的微生物生长饮用水中微量污染物浓度(mg/L数量级)有利于贫营养微生物的繁殖,如土壤杆菌、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黄杆菌、芽孢杆菌和纤毛菌等这些贫营养微生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可利用基质有较大的亲合力,且呼吸速率低,有较小的最大比增殖速度和Monod饱和常数(Ks)(约为 g/L左右),所以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其对营养物的竞争具有较大的优势Namkung和Rittmann的研究指出,几种微量基质生物降解的同时进行,与一样浓度的单个基质生物降解相比,能致使更多的生物量积累和有更快的去除速率,这表明多种微量污染物的混合,可增加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的稳定性,而受污染水源水中常常含有多种微量有机物另外贫营养菌通过二级基质的利用能去除浓度极低的微量污染物,例如:贫营养菌在分解利用浓度为1.1mg/L的富里酸时,对浓度为100 g/L得酚和萘的去除率分别为90%-92%,对土臭素和2-MIB(2-甲基异莰醇)的去除率分别为55%和44%,这表明利用水中天然有机物构成的生物系统可较好的去除微量污染物、嗅味及色度物资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孩子发烧如何退烧
小孩汉森四磨汤的功效
宝宝积食了吃什么药好
南充白癜病医院成都银康银屑病医院有医保吗
太原治疗不射精症费用
-
NFV驱动网络架构转型
传感器 | 2019-07-16
-
上海控安刘虹工控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同
传感器 | 2019-07-13
-
社交诈骗量身定做砍价骗局不断朋友圈杀熟几
传感器 |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