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再次征求加快培养氫能產業指導意見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再次公然征求《浙江省加快培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公开征求氢能产业发展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2年,浙江省通过试点示范、产业培养和推行运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
为到达上述目标,将积极引导培养当地企业,并积极引进用空压机、氢气循环泵、高效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增湿器、升压变换器等关键零部生产企业并最终在公交、物流、船舶、储能、用户侧热电联供等领域实现推行运用
以下为“征求意见稿”全文:
浙江省加快培养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特制定本意见
一、整体要求
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养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运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设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
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计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要素,兼顾产业发展加强部门协同,规范氢能产业标准制度,营建良好发展环境
注重技术突破跟踪国际氢能产业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制定氢能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研制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和整机设备,增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坚持有序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兼顾优化氢能项目布局,因地制宜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布点和重复建设,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开展试点示范选择若干有条件地区展开氢燃料电池汽车运用示范,通过试点示范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氢能产业化、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领域
2、发展目标
到2022年,通过试点示范、产业培养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
创新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构成一批研发中心
产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到达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企业培养力争培育构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优势龙头企业
推行应用氢燃料电池在公交、物流、船舶、储能、用户侧热电联供等领域推行运用构成一定范围,累计推行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
加氢设施在现有加油(气)站和规划建设的综合供能服务站内布局建设加氢站,力争建成加氢站 0座以上,试点区域氢气供应络初步建成
到2025年,基本构成完备的氢能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氢设施络较为完善,氢能在汽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等应用领域量化推行,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高地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创新能力建设
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整车集成和高效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创新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氢燃料电池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着力突破高比功率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质子交换膜、集电器等核心器件相干技术积极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安全可靠的氢储运技术和设备开发,力争在高压储运氢装备轻量化、高效液氢制备、金属氢化物储氢、高容量固态储运氢、氢能安全利用、氢燃料发电站和分布式能源运用等方面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2.搭建高层次产业创新载体依托浙江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搭建氢燃料电池技术工程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氢能研究机构落户浙江引导相关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展开氢能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氢燃料电池企业与氢能领域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强化氢能产业创新人才集聚与培育积极引进高层次氢能创新型团队和“高精尖”人才依托高校和各类研发机构,培养一批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检测等创新型人才推动氢能领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各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材
(2)培育壮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4.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支持吉利汽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积极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公交、港口物流等领域应用,以市场应用带动整车产业发展
5.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及发动机发挥嘉善爱德曼、中氢新能(湖州)、杭州润丰、嘉兴德燃动力等现有企业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实行一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动力总成产业化,逐渐构成集群效应
6.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积极引进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氢气循环泵、高效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增湿器、燃料电池升压变换器等关键零部生产企业鼓励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推动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本地化
(三)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
7.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船舶依托省内船舶制造企业,发展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海洋及内河运输船舶和渔船,探索在沿海地区实现试点示范运营
8.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发电和供热应用设备针对电力供应和储能调峰、通讯基站、应急救灾以及城市大型综合、未来社区等需求领域,探索发展相关氢燃料电池发电装备,推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在用户侧领域的运用
9.加快发展制储运加氢设备鼓励引入国际知名企业,加快发展加氢机、控制阀组、氢气压缩机、液(气)氢贮罐等氢能配套产业支持巨化集团与浙江大学深化产研合作,提升70Mpa以上高压储氢容器研发制造水平
(4)完善设施建设强化氢能保障
10.着力推动加氢站建设在现有加油(气)站和计划建设的综合供能服务站中布局加氢装置,优先在产业基础好、氢气资源有保障、推行运营有潜力的地区建设加氢站,在全省逐步建立氢气供应络
11.提升氢供应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省内化工企业副产氢资源提纯氢气,引导有条件的发电企业利用富余电能电解制氢,探索发展弃光弃风弃水电量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多渠道拓展氢源供应保障
(5)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12.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引导省内氢能产业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加大整机产品、核心部件及制造装备的创新力度,培养一批拥有技术专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优势企业
1 .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契机,加强产业合作交换,推动我省与全球领先的氢能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积极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6)展开氢能应用示范试点
14.嘉兴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力争2019年在嘉善开通2条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公交线,建成 座加氢站,投入运营2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22年,嘉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占新增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少于50%;嘉兴全市氢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不少于200辆,建成加氢站8座
15.宁波港口物流运用示范试点重点针对北仑、大榭开发区等港口物流需求,推进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港区集卡、叉车等应用到2022年,建成加氢站5座以上,车辆应用范围达到100辆以上
16.杭州亚运会通勤专线运用示范试点以杭州举办2022年亚运会为契机,在场馆、亚运村、景区等区域设立氢燃料电池汽车通勤专线,探索重大活动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通勤保障模式
17.舟山海洋应用示范试点加快氢能在船舶、海洋运输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打造海上供应链
4、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联席会议制度下,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引导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措施,指点地方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协调解决推动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联合省内相干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成立氢能产业联盟,增进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设立省氢能专家委员会,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强化政策引导
国家及省、市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要加大对氢能产业化项目、加氢站建设等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要积极给予支持推动氢燃料电池整车在公共服务领域运用,各市每一年更换或新增公交车优先支持采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3)完善行业标准
建立完善检测认证、质量监管、标准规范体系,推动省内优势产品、技术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氢气的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规范加氢站选址建设、氢气输送、氢气存储、加注以及安全与消防等方面技术要求
(4)加强安全管理
有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强化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等各环节主体安全风险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防范规章制度建设氢能运营监测体系,实现储运氢设施、加氢站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
(5)积极做好宣扬
强化氢能应用相关知识与技术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氢能认知度,增进氢能发展理念普及,构成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宝宝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宝宝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
NFV驱动网络架构转型
传感器 | 2019-07-16
-
上海控安刘虹工控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同
传感器 | 2019-07-13
-
社交诈骗量身定做砍价骗局不断朋友圈杀熟几
传感器 |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