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感器

專家預言中國環保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需510

传感器  |  2019-09-1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从 援外 打井、对外承包工程,到并购参股海外环境资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子仿佛已迈开

  但实际上,在游戏规则还没有明晰之下, 不论是海外并购,还是项目出海, 走出去 的环保企业遭遇更多的还是复杂和无奈

  海外并购仍属个案

  今年 月初,首创团体与澳大利亚TPI团体达成协议,以约合50亿元的对价收购其旗下的TPI NZ的100%股权,TIP NZ是新西兰最大的公司

  一年前,国企北控水务收购威立雅水务旗下葡萄牙水务公司CGEP 的100%股权

  企业去发达国家做收购有几重考虑:首先是通过收购取得有良好影响力的品牌,到其他国家进行招投标时会更有优势;其次,国外一些项目收益率相对更高;此外,还可吸收运营经验、人材和技术等

  两大环保企业全资并购海外名企,仿佛意味着开启中国环保企业 走出去 的新格局但实际上,本报多方采访了解到,政策、资金、技术等多重限制下,海外并购道阻且跻

  目前的海外并购还是以个案为主,并没有看到近几年明显的增长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表示

  晓清环保董事长韩小清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本报,做海外并购需要非常强的国际化经验、资源和资金,中小型企业难以触及

  同时,企业在做海外收购的过程中,需要熟稔每个地区的游戏规则

  桑德团体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魏娓认为,发达国家有提标改造的需求,政府财政资金有多种方式的融资需求,欧债危机以后,很多大型的企业要剥离核心资产,但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在这些市场做并购最好的时点已过去,而且企业是否掌握当地的游戏规则、法律框架,是否掌握当地的投行、评选机构等,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如何跟新的游戏规则打交道 包括舆论、反对党、少数观点派 它帮哪一个政党、哪一个政党可能选举获胜?这样新的游戏规则是否掌握了? 魏娓说

  中信证券研究员王海旭也对本报表示,每一项海外并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谈,会有一系列的波折,特别是会有一些国家政策层面的限制,包括审批流程等

  并购青睐重资产

  欧债危机促使一些海外环保巨头实施战略性收缩,这确切给国内环保企业进入的机会

  2011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不断加重的债务危机,威立雅环境团体逐渐退出公共交通业务、英国水务业务及美国的固废业务,转而增加工业客户、新兴国家市场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二岁半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宝宝发烧抽搐正常吗
九个月宝宝吸收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