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感器

落实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与流域治理

传感器  |  2020-06-1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落实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与流域治理

从发改委站获悉为有效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11月18日,规划司组织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有关同志及相关领域专家召开座谈会,了解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的主要背景、方法体系和目标任务等。

会议由徐林司长主持,并邀请中科院生态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和中科院地理所樊杰研究员等专家参会。

会上,水环境管理司及有关专家介绍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方案及其初步应用情况,与会人员就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的改进完善,以及如何有效纳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控体系等进行了研究讨论。

下一步,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子站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同志和相关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广泛听取并充分借鉴运用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扎实推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地细化,有效推动各地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发展。

相关内容:

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开发强度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当前,有利于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同区域国土空间的特点和属性。

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是以流域为对象的水陆一体化管理单元自觉遵法守法。,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的基础。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体系方案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的相关工作任务,是落实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单一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管理、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国家水环境管理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远建议,在全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实施全国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建立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尽快整合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总量控制要求,实施基于水生态环境功能保护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转变我国水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机制,积极推进水生态功能分区在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四磨汤口服液哪种好
中毒
宝宝不爱吃饭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