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感器

光伏企业莫重蹈一哄而散的覆辙

传感器  |  2019-07-20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三月天,孩儿脸 。

波诡云谲的商界也是如此。

就在天象多变的 月20日,产业内堪称龙头企业的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因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正式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产业链的 光伏产业 ,在当下这个崇尚环保节能、追求清洁能源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2000年,有专业博士学位的施正荣,显然是慧眼相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回国创办了无锡尚德。2005年,施正荣注册成立了100%控投无锡尚德的 尚德电力公司 ,并在纽交所上市。上市不久,股价就涨到40美元,施正荣本人也以2 亿美元成为2006年的 中国首富 。

仅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施正荣就 一夜暴富 成了 中国首富 ,加之光伏产业所展现的光芒万丈的 美妙前景 ,两个光环的叠加,无疑成了催化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兴起的因素之一,2009至2010年,中国光伏行业风起云涌达到顶峰,中国掌控了65%的光伏产能和60%的全球市场份额。

但是光伏产业的 良辰美景 却掩盖了一个巨大阴影:从2002年企业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至2011年的10年中,无锡尚德的90%以上是出口海外。尽管尚德是全球市场多元化最成功的,但至2010年底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仍高达约70%。

龙头老大如此,其他企业显然也概莫能外。 盛况 之下,不能不让人反思:光伏产业是否又是一哄而起?更有甚者诟病其为 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是将 绿色输海外,污染留中国 。

有关专家称,光伏产业本身就是德国、西班牙为发展清洁能源,以政府补贴人为催生的产业。这些国家具有清晰的光伏战略――以高额的财政补贴来吸引大量投资者,再逐年下调补贴力度,鼓励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生产商降低成本,最终使成本接近于传统能源。

似乎还没等国人 面壁思过 ,欧美的 贸易大棒 就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自2011年11月起,美国、欧洲先后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提起 双反 ,这导致中国光伏产业的海外市场受到大幅压缩,供求失衡快速恶化。正是在这一大势的裹挟下,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所有光伏龙头企业亏损不断加剧。 中国企业措手不及,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到位 ,一家光伏大企业的老总如此坦承心境。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中暑的症状

小孩上火吃什么药

小孩子经常流鼻血

消化不良应该怎样调理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效果
宝宝不消化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