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器人战略应对德国工业40
日本机器人战略应对德国“工业4.0”
日本机器人的实力,最开始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而受到全球认可的。目前,日本仍然保持工业机器人产量、安装数量的世界第一的地位。2012年,日本机器人产值约为3400亿日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安装数量(存量)约3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而且,机器人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机器人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重力传感器等,占据9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
伴随德国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生产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也需要不断朝智能机器人升级。为此,日本政府于2015 年1月23 日公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该战略首先列举了欧美与中国的技术赶超,互联企业向传统机器人产业的涉足,而给机器人产业环境带来了剧变。这些变化,将使机器人开始应用大数据实现自律化,使机器人之间的实现络化,物联时代也将随之真正到来。
牵头机构: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
2015年5月,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日本机器人新战略迈出了第一步。最初,日本机器人新战略主要有两大目的,即扩大机器人应用领域与加快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研发。而近两年来,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等相继涌现,加速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线的制造创新趋势。日本政府也积极跟进,决定在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下设物联升级制造模式工作组。
2015年7月15日,物联升级制造模式工作组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除了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等工业控制设备厂商之外,富士通、NEC等IT企业,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日立造船、丰田汽车、日产汽车、本田等工业企业、贸易集团以及智库等制造业相关的77家代表企业参会。此外,还有15个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了大会。
主要任务:实现物联技术对日本制造业的变革
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审议官(笔者分析,该职位类似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高田修三在致辞中说到:在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等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新成立的工作组将肩负弥补日本制造业在互联技术上短板的重要作用,带领日本制造业重新做大做强。
据报道,该工作组的目标主要是
梳理物联升级新制造模式的示范案例;
探讨标准化模式,提供参考信息;
调研物联和信息物理系统(CPS)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潜力;
在政府与德国、美国等有关国际机构协商合作之际,提供参考决策。
据称,该工作组以后将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形成物联升级制造模式的通用架构,对未来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做好准备。
-
NFV驱动网络架构转型
传感器 | 2019-07-16
-
上海控安刘虹工控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同
传感器 | 2019-07-13
-
社交诈骗量身定做砍价骗局不断朋友圈杀熟几
传感器 |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