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龄在2岁以上小儿
有些年龄在2岁以上小儿,早上起床后,或者在进餐中,或者在玩耍时,突然喊。痛的部位有的在脐部,有的在脐周,有的在心窝部,有的在左下腹。肚子痛发作时,小儿面色苍白,比较紧张,有时不能进餐,甚至恶心、呕吐。家长也只能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办。那么,2周岁的孩子肚子疼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朋友应该注意什么?
一、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腹痛的分类:
1、急性阑尾炎
表现:开始时孩子感觉上腹部(胃区)疼痛或肚脐周围疼痛,数小时后才转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孩子还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然后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达 38.5℃以上。腹痛一般不太剧烈,但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会蜷缩着身体,并且出冷汗。哭闹如果超过数小时以上,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
2、嵌顿疝性腹痛
表现:孩子阵发性哭闹、腹痛、腹胀和呕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胀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经医生治疗后,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发生。腹痛原因可能由于小儿哭泣、咳嗽、大笑、打喷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时)等原因引起腹压增加,从而使肠管进入腹股沟或阴囊进而造成腹痛。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有这些症状必须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治疗。
3、细菌性痢疾腹痛
表现:常起病急,可先有发热达 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但腹胀不明显。患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呕吐频繁,可短期禁食,医生可能给孩子静脉补液及对症处理,视病情可喂孩子少油腻的流质。以夏秋两季多发,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
4、过敏性紫癜腹痛
表现: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伴有全身的症状。首先表现为皮肤紫癜,面积大小不等,表面紫红色,多分布于四肢和臀部,以踝、膝关节处明显。在这个基础上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 但腹软。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大便为黑色或红色。可能是由于肠管内壁出血水肿造成的。也有的小儿还伴有关节肿痛,甚至血尿等情况。
5、小儿慢性胃炎腹痛
表现:常为反复阵发性腹痛,多无规律,以脐上及脐周痛为主,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厌食、消瘦、呕吐、返酸等典型表现。大多数病儿有饮食不节、饥饱不均或喜食生冷病史。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最易误诊为胃肠痉挛和蛔虫病,所以临床大夫要注意对有不良饮食习惯、反复发作上腹痛或脐周痛的患儿, 应及早做小儿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纤维胃镜对小儿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阳性率比较高,以前认为慢性胃炎小儿不多见,但现在发病率逐渐升高。小儿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以饮食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
6、腹型荨麻疹
表现:常在皮肤发生风疹瘙痒的同时出现脐周痛,同时伴有腹泻呕吐。常因进食虾鱼、蛋类等具有过敏源的食物有关。像这种腹痛大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孩子中,所以应尽量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出现腹痛则应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腹痛就可缓解。由于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家长们在送孩子就诊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止痛药,否则就会掩盖发病时的症状,影响大夫对病情的观察,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二、少儿腹痛这么严重,作为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
1、若小儿平日体弱,容易疲劳,站立过久易晕倒,这种小儿发生的腹痛称为起立性调节障碍性腹痛,持续时间较短。只要加强营养,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腹痛可随之好转,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严重者可以服用镇静药。
2、若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类、鱼虾等食物后发生,一般为过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给小儿食用这类食物,腹痛就会好转。
3、小儿容易紧张或担忧,我们称之为神经质型性格。心理紧张或压抑因素可引起腹痛。家长应多加开导,消除其紧张心理,腹痛也就随之消失了。
4、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冷饮,也可减少小儿腹痛。
为了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家长朋友要多多注意观察,并时刻掌握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有问题,应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治疗。
广东三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客服邮箱:cs@ 三优亲子,怀孕育儿,倡导优生优育优教,给妈妈一个幸福之家。
宝宝肠胃胀气的表现小孩消化不良吃什么药肿瘤科-
吓人曝勇士准备交易詹姆斯报价汤神FMVP
万物互联 | 2020-08-08
-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技术为养老护
万物互联 | 2019-07-16
-
运营商能否成为物联网产业主导力量
万物互联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