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市神经网络构建疯狂城市大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究竟是多远?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在过去没有互联的时代,交通也不发达,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从南极到北极;
到了互联的时代,有人调侃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却各自看着自己的;
而在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眼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是红绿灯和交通监控摄像头之间的距离。 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却从来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你和无数量车挤在同向车道上,等待着信号灯切换成绿灯时尽快穿过路口,而垂直的交叉路上却车辆稀疏。你不禁会抱怨,为什么不能把绿灯时间变长一点?
王坚眼中最遥远的距离正是这样:监控摄像头看到的东西永远不会变成红绿灯的行动。
因为这个距离,交通不堵才有问题,它一定会堵。 王坚说。
疯狂 的城市大脑
正如当初人类尝试着征服南极到北极的距离一样,现在也有人希望打破交通上的这段距离。
在近日召开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听起来近乎 疯狂 的计划:要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
根据设想,城市大脑的第一步是要将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通过连接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打通城市 神经络 。
基于这些数据资源,城市大脑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治理交通拥堵,只是城市大脑迎战的第一个难题。
虽然这项计划听起来很疯狂,但它并非天方夜谭。今年9月,城市大脑交通模块在杭州萧山区市心路投入使用,初步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道路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了 %至5%,在部分路段有11%的提升。
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需要的则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据介绍,拥有数据资源后,城市大脑还需要五大系统才能高效运转,分别是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是将百万级的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数据采集系统是 末梢神经 和 小脑 (执行层),源源不断向城市大脑输送数据;
数据交换中心是整个大脑的 脑核 (基础层),通过融合政府数据、互联和社会数据,提高数据的多维性和多样性;
开放算法平台是大脑的 皮质层 (决策层),主要是通过各类算法和模型的搭建,进行决策;
数据应用平台主要是把 大脑 的决策输出到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的各个场景。
王坚介绍说, 城市大脑所涉及的数据量,仅视频摄像头就有5万多路。这些视频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需要15万个交警,而通过算法,城市大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视频都看完。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宝宝上火的症状有哪些肠胃调养
生物谷灯盏花系列产品
-
吓人曝勇士准备交易詹姆斯报价汤神FMVP
万物互联 | 2020-08-08
-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技术为养老护
万物互联 | 2019-07-16
-
运营商能否成为物联网产业主导力量
万物互联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