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美食之旅筹划篇
秋季美食之旅(筹划篇)
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
中秋将要来临,又快到品蟹赏菊的美好季节。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许多菜肴的烹饪都要用到蟹黄蟹粉蟹油,况且里下河腹地本身又是以出产肥美的簖蟹而闻名的,所以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正是淮扬菜最出彩的时候,此时去苏中地区游玩一定能大饱口福。
早在去年,我就和友人酝酿着要作一次秋季美食之旅,自行驾车到泰州、扬州等地去品尝正宗的淮扬名菜。这两天闲居家中,我提前在上查找资料,做了一些旅游和饮食方面的攻略,再以美篇的形式汇总起来,作为以后正式出行时的参考。同时,我也将这篇《秋季美食之旅》筹划篇公表在上,希望对有类似爱好的朋友能些许的帮助!
老蝉随笔9月27日
游览第一站:黄桥古镇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它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
黄桥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334省道、如黄线、姜八线在镇区内交叉穿越,宁靖盐和宁通两条高速公路从黄桥擦境而过,新(沂)长(兴)铁路在黄桥设有客货编组站。
黄桥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2000余间,以及少量的宋代建筑。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总面积近30公顷。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24条、古寺庙3座、宗祠7座,还有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
黄桥又是、粟裕等老一辈家指挥著名的黄桥战役之地,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历史遗迹遗址。抗日救国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成为黄桥的历史增添的新的,一曲黄桥烧饼歌从此唱响了大江南北。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为江苏省传统教育基地,并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何氏宗祠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珠巷街124号,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初,已有五百年历史,虽历尽沧桑,仍然风骨犹存,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宗祠素有江北第一祠之称,与江南第一楼—岳阳楼遥相呼应。
何氏宗祠由大门堂、仪门、大厅、振裔楼组成。祠堂坐北朝南,大门两边垛头设大块砖雕,刻上有灵芝、珊瑚、犀角、元宝、古钱等吉祥图案。大门格式为古建筑将军门式样,檐桁之下的额枋上设有四枚门簪,门旁设左右对称门当户对式门框,两边设有狮子盘球浮雕圆形大抱鼓落地石墩,门扇上有兽头门环更是与缺乏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于因为缺乏运动而遭到的健康损害。大门共有六扇,平时开东西两扇侧门,如遇大事,正门大开。
穿过大天井,便是古意盎然的大厅。大厅面宽三间,南立面檐柱与厅堂之间设走马廊檐以扩张厅堂空间进深。走马廊梁柱独具匠心,采用荷叶形木墩作点缀,8个墩体12个外立面无一雷同。大厅为木结构建筑,用料精良,工艺考究,厅堂木桩为金丝楠木。厅堂构架粗壮气派,正梁下的云柱柱头与承梁斗拱之间采取了透雕抱梁云”山雾云”花板予以配饰,榫卯结合,相得益彰。当年厅堂梁、枋、柱头、斗拱等构件上均以彩绘装饰,至今仍依稀可见梁架上山水花鸟残留痕迹。
何氏为黄桥的一大家族,明清时代,黄桥何氏先后出了4名进士(何家祠堂的大厅堂就是明弘治十五年进士何斐任御史时所建)10名举人,30名贡生,300名秀才,且任职官员中多正直廉洁之士。就一座古镇、一个家族而言,有此成就,较为鲜见。
1940年夏秋间,新四军进驻黄桥,在此设大众俱乐部,开展文艺宣传。同年10月黄桥决战期间,祠内设支前委员会,黄桥人民将成千上万的烧饼集中于此,源源不断送上前线,支援新四军。1948年底,黄桥解放,泰兴县政府驻此办公。1982年,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何氏宗祠)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来,何氏祠堂修葺一新,正式对外开放。全国、中华全国工协会主席邵华泽题写了江北第一祠
第一天午餐:在黄桥古镇找一家点心店,品尝最有苏中乡土风味的民间小吃:黄桥烧饼配黄桥粯子粥,咸菜佐餐。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
黄桥粯子粥:
黄桥粯子粥被称为中国的咖啡”黄桥人从小就是喝着粯子粥长大的,粯子粥灌灌,养的像个盘盘”它不知滋养了多少黄桥人。凡是黄桥人都无比深爱它,即使在外地,也会托家人捎上一些粯子,煮粥吃,百吃不厌。黄桥人讲究一口包子,一口烧饼,夹点小菜,喝上一口粘乎乎的粯子粥。
游览第二站:溱潼古镇
溱潼镇,是江苏省重点镇,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原名秦潼,古称秦泓,坐落于于苏中里下河地区,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1958年建溱潼公社,1962年建溱潼镇,1999年9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溱潼乡与溱潼镇合并为新的溱潼镇。2016年10月14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溱潼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千多年,汉初改海阳为海陵,属海陵县,南唐升元元年,海陵县升为泰州,溱潼属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泰州路,此间溱潼始称为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置东台县,溱潼划归东台县。清末民初一度时期称溱湖市
民国年间,溱潼一直隶属东台县管辖。1949年5月19日苏中区党委决定撤销溱潼县,溱潼行政区从原时期的东台县划入泰县,为泰县溱潼区。
溱潼位于苏中里下河腹部,地处苏中泰州市姜堰区、兴化市、东台市三地交界处,全镇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含溱湖风景区)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0.54平方公里。溱潼镇地势低,大部分在海拔2.5~4米之间。常年水位为1.1米,近四十年来最高水位3.42米。水系较发达,水面面积占总面积将近三分之一。
溱潼古时农民不耕而作”出产的稻米状如大麦”田曰鹿陵田”米为禹余粮”汉唐时代这里盛产海陵红粟”俗称桃花米”据汉书记载: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濞所建”镇西至今尚存古海陵仓”遗址。
唐代时期,这里水草丰茂,土质膏粘,人们以捕鱼织蒲、制砖和打编线为业,农作物天种人收。百姓为逃避兵役,隐居于此。据《补晋兵志》所载,从这里曾查出隐户万余,以充军实”并建立了隐户为兵的制度”
解放前夕,溱潼有浴室5家、饭店20多家、旅馆10多家、商店100多家,陆陈行80多家,手工业、自然行业作坊100多个,从业人员500多人。由于和平军在这里筑土围子,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畸型繁荣后,经济开始回落。解放以后,经济开始复苏。1998年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溱潼镇四面环水,镇南5000亩的喜鹊湖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5A级景区。该湖拥有湿地生态保护区、地热温泉、国家级珍稀动物麋鹿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此外,溱潼古镇旅游区是国家2A级风景区,位于里下河地区的小岛上。溱潼古镇保存完好,有小溱湖巷、八仙桥巷等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建筑群,还有中国茶花王、民俗风情馆和院士旧居、禅院古槐等景点。
游览第三站: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绵延600米,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这就是 泰州老街从以前到现在,已有300年了。
其实,泰州老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包括与此毗邻的桃园的地块,原都是东郊鲍坝村的一片农田和村民住宅地。随着东城河风景区的规划和,泰州老街才于2007年正式动工,历经两年时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准确地说,泰州老街是一处在农村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仿古旅游景点,当然它的形成也聚集了一定的,而在泰州的老城区反而见不到这样的老街了。
泰州老街,是一条年轻的老街。在凤城河管委会的打造下,仅两年时间就成了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区,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此肆意展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
老街拐弯处是街心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擦广场边流过。溪中矗立一台水轮车足有三层楼高,飞奔的急流冲击着轮车的水斗,水车转动时水斗将溪水扬到高空,如下雾一般,顷刻间烟雨濛濛,煞是有趣,呈现出水城风光。每到夜晚,再一照上灯光,景色更是迷人。
泰州老街展现的人文、戏曲、民俗,巧妙地体现了泰州历史文化元素,契合了那些品味之人。据悉,不久的将来,在老街的南面,一条明清水街正在规划中,到那时,老街、水街一唱一和,道不尽凤城河水天堂· 夜游城的无穷魅力;也道不尽老街美似天· 夜游城的魅力。
第一天的晚餐:在泰州老街的凤城人家餐馆品尝正宗的泰州菜肴:溱湖簖蟹、溱湖八鲜、蟹黄粉皮、泰州干丝(烫干丝)金松皮蛋。
特别提示:凤城人家的晚餐请事先预订,避免到时候没有座位。
溱湖簖蟹:
簖是一种将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唯独在姜堰溱湖,这里的螃蟹叫溱湖簖蟹每年中秋前后,客居溱湖的螃蟹又开始回游,返回娘家—长江入海配产卵。但麻烦来了,回游的螃蟹,一碰上簖,便纷纷改道向两边高处爬去,翻过簖后一只只落在篾篓之中—只有那些翻过簖的螃蟹,才叫簖蟹—如果不是体肥肉壮的大蟹,根本无力爬上那高高的簖,所以簖蟹中,绝没有小的、瘦的、病的,个个膘肥体壮,力大无穷,足有半斤。于是自古以来便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人称南闸北簖
簖蟹蒸熟之后,雌蟹的蟹黄红中带金,雄蟹的蟹膏透明软腻,不用加调料,就能吃得满嘴留香。但凡有幸品尝过溱湖簖蟹的人,大概一辈子忘不了那畅快淋漓、齿颊留香的鲜美滋味。
溱湖八鲜:
溱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水草丰茂,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由溱湖簖蟹、溱湖青虾、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四喜、溱湖螺贝、溱湖水禽、溱湖水蔬总称之为溱湖八鲜。
泰州烫干丝:
泰州干丝分为煮干丝和烫干丝。煮干丝在清乾隆时期名九丝汤”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烫干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这是一位食客对泰州干丝的赞美。
第一天晚上投宿泰州老街附近的酒店,第二天早上步行到老街皮包水茶楼品尝鱼汤面和姜堰酥饼。
吃好早餐,驾车往扬州方向赶路。
特别提示:皮包水茶楼的早茶请事先预订,避免到时候没有座位。
泰州鱼汤面:
泰州鱼汤面是由活鲫鱼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特点是汤白质浓,滴点成珠,营养丰富,清爽可口。烹饪时将黄鳝鱼骨、鱼头用猪油炒透,加水熬制成汤,再用此汤下面。其特点为鲜香少腥,面条鲜美,面汤浓稠厚实。
姜堰酥饼:
姜堰酥饼,是江苏姜堰地区传统饼类名小吃。油酥面团卷成多层次的圆柱形,横断数截,垂直拍扁,擀成饼坯。两片饼坯之间夹以火腿、笋丁、鸡丁、虾仁等所制馅心,捏实边沿,油炸成熟。其层次丰富,花纹清晰,色泽金黄,酥脆味香。
游览第四站:扬州东关街
第二天早晨在泰州老街吃好早点后,直接驱车来到扬州的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
扬州是首批公布的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逐步成为最活跃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游览第五站:扬州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2016年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个园。刘凤诰所撰《个园记》有记载: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同治年间,个园卖给镇江丹徒盐商李文安,后李家负官债,军阀徐宝山逼李家用个园抵债。
清咸丰间,个园曾经兵焚,虽无多大损坏,但也逐步走向萧条。1913年徐宝山被党炸死,1926年李家让出个园,后个园又几易其主,曾先后属于李氏、朱氏等。建囯后几经修复,重见盛景。
1988年个园被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2013年,扬州市文化博览城建设项目之一的个园史料馆正式建成并开放,位于个园南部住宅区。2013年,电视艺术片《扬州个园》在美国获得了第46届休斯顿国际电视节本类组别最高级别的worldfest雷米奖
2015年9月24日,历时半年的个园复原模型制作工作完工,完整再现了个园五路住宅及四季假山,呈现了贯穿五路住宅和四季假山的复道回廊,恢复了不少个园已经荒废的元素。2016年4月,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2016年7月15日,在2016中国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所发布的14条京杭大运河精品旅游线路中,有4条线路将扬州作为其中重要一站,扬州个园亦被列入其中。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后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秋景在园林东北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
第二天中午在东关街粗茶淡饭点心店(个园出来向右拐200米处)品尝藕粉圆子及其它莲藕美食。美食藕粉圆子推荐理由:扬州一带从古时起就以盛产优质藕而闻名,而当地产的藕粉圆子更是以美味营养而名扬海内外。这家东关街美食店,藕粉圆子是吃货必尝的。
粗茶淡饭美食推荐:桂花藕粉圆子、农家煎藕饼、蜜汁糖藕。这家店的桂花藕粉圆子太好吃了,东关街上真正的红小吃!藕粉汤稀稠度刚刚好,加了桂花糖浆香的不得了,汤圆的弹弹的,配上黑芝麻馅儿好吃极了,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游览第六站:扬州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十四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等。
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
瘦西湖北段(九曲池至熙春台)为唐罗城西城濠一线而东,清乾隆二十二年治理开浚为莲花埂新河;南段(小至大虹桥通二道河一线)为宋大城西城濠;中段(莲花桥至小)为清雍正十年知府尹会一、乾隆二十二年巡盐御史高恒先后主持开浚,莲花桥西称莲花埂新河并建莲花桥。
瘦西湖在太平天国时期经历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五亭桥,小。民国九年,乡绅陈臣朔在五亭桥东侧建凫庄。
1958年12月扬州市人民委员会制定瘦西湖水库规划,发动群众开挖瘦西湖,后停工未成。
1980年春,为迎接国宝鉴真像回扬巡展,市委员会发动单位集资,组织郊区农民全面疏浚北城河西段(新北门以西)至大明寺山脚下约4公里河床,并拓宽莲花桥至熙春台一段湖面,挖土6.2万立方米。后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
2007年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2007年瘦西湖复建万花园。2008年起,瘦西湖万花会开始举行,每年一届。
第二天晚上在扬州富春酒楼品尝纯正的淮扬菜。店址:扬州市广陵区文昌西路316号(来鹤台广场西侧)推荐理由:传统的富春菜,淮扬菜,小时候吃过,口味和风格几十年没变化,这在中国实为不易。菜的品味纯朴、味正、自然、新鲜,绝对是淮扬菜的正宗传承者,服务热情纯朴。
特别提示:富春酒楼的晚餐请事先预订,避免到时候没有座位。
淮扬菜介绍: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菜系充满淮、扬特点。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淮扬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以顶尖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
扬州、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扬菜系指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淮安等地区。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任新明死力否决。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是脍炙人口的扬州名菜之一。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肉。如果用北京方话说,即是大肉丸子。因为大肉烹制成熟后,表面一层的肥肉末已大体溶化或半溶化,而瘦肉末则相对显得凸起,恍惚给人以毛毛糙糙之感。于是,富有幽默感的人便称之为狮子头”了。
清炖蟹粉狮子头是淮扬名菜,狮子头肥嫩异常,蟹粉鲜香,青菜酥烂清口,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此乃扬州三头之一。同时具有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之功效。
拆烩鲢鱼头:
拆烩鲢鱼头”是镇江和扬州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清末一财主请客,买来十余斤重的鲢鱼,要厨师将鱼肉段做菜上席,将鱼头煮给民工吃。厨师将鱼头剁下一劈两爿产放入清水锅里煮至断生取出,拆去鱼骨,加鲜汤烹制成菜。民工吃后感到鱼肉肥嫩,汤味极为鲜美,连连称赞厨师手艺高超。后来厨师在选料和制法上加以改进,在店里挂牌供应拆烩鲢鱼头”这道菜。顾客品尝后都觉得此菜鲜美异常。该菜由此名扬江苏,成为镇扬地区最著名的一款菜肴。拆烩鲢鱼头以鲢鱼头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烩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口感:皮糯粘腻滑,鱼肉肥嫩,汤汁稠浓,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冬令佳肴。
大煮干丝:
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是淮阳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此菜色彩美观,干丝鲜嫩绵软,汤汁鲜醇。
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菜谱功效: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以鳝为原料,可制作108样佳肴,即著名的全鳝席而软兜鳝鱼则是鳝鱼席中的精品。兜字是指以前余鳝时将鳝鱼装布兜,再经精加工。
水晶肴蹄:
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镇江宴春酒楼的水晶肴蹄,更是名不虚传。水晶肴蹄上桌时,可根据不同肉质切出不同名目的肴肉,如眼镜肴玉带钩肴添灯棒肴三角棱肴等。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文思豆腐羹:
文思豆腐羹是淮扬地区一款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它始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庆史。传说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在扬州地区很有名气,这在中曾有记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品尝过此菜,还一度成为清宫名菜。因该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至今。从民国初期到30年代时,此菜在江南地区也很有名,不过其制法与清代已有所不同,厨师们对用料和制法作了改进,使其烹调更加考究,滋味更鲜美。
第二天晚上投宿在扬州的何园和卢氏古宅附近。第三天一早,步行到卢氏古宅吃早茶,店址:扬州市广陵区康山街22号(近何园)此处环境绝对一级棒,盐商老宅古色古香,扬式早茶口碑良好。这家店的蟹黄汤包个头大、馅料足,烫干丝的口味也比较正宗,另外他家的招牌点心五丁包、翡翠烧卖也非常不错。饭后小花园里散散步仿佛穿越了一样,亭台楼阁还有石舫处处都是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特别提示:卢氏古宅的早茶请事先预订,避免到时候没有座位。
游览第七站:扬州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叠山作品。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院落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清同治元年(1862年)何园始建,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
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的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1937年侵华,占领了东三省以致大半个中国,部分伤兵驻扎何园。
1988年,何园与个园一同被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1989年,片石山房复修,门楣上的片石山房系移用石涛墨迹。2005年,何园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称之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游览第八站:西津古渡
第三天上午游玩扬州何园后,直接驾车跨过润扬大桥,来到镇江西津古渡景区。西津古渡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西津古渡”原为古,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些历史的印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这却是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象,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及动荡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废残缺…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著名诗人张祜,为金陵渡题咏: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
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距离。
第三天中午游玩以后,在西津古渡景区的一家镇江面馆品尝当地著名小吃:锅盖面。
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是中国十大名面之一,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成品的锅盖面具有软硬恰当、柔韧性好等特点,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
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
锅盖面做法源于清朝。据传,乾隆下江南时,到镇江张嫂子面店时,张嫂子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还被乾隆夸赞。
虽然锅盖面的做法在清代就已经出现,但锅盖面的叫法却只有30多年的历史。1979年,镇江当地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为对外宣传镇江出谋划策的会议,10多名老文化人提出,镇江的老三怪太俗,建议改变说法,众人商量后提出了现在流行的新三怪的说法。这一说法,后来逐渐刷新并覆盖老三怪成为镇江的名片。新三怪流行以后,锅盖面也渐渐得名。
镇江三怪具体指: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
第三天中午吃好锅盖面以后,就可以驾车上镇江高速公路,直奔上海,结束三天的秋季美食之旅。
特别申明:《秋季美食之旅》筹划篇的美篇,是根据《中国自驾游地图系列---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交通地图册》及以往游玩泰州、扬州、镇江等地的经历编写而成的。可能因相隔时间久远,实际情况已发生变化,所以并不能保证上述游览路线是完全合理的,也不能保证所提餐馆和点心店还在正常营业或菜单保持不变。至于文中所列淮扬菜肴,仅适合于秋季螃蟹大量成熟的时候,最佳出游日期应该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自驾车的游客还须自己多做旅游攻略。另外善意提醒:出行之前请先预约客房,以防到时旅馆客满,住宿发生困难。
真诚地祝大家:吃得满意,玩得开心!
名:老蝉说事
勃起功能障碍的男人怎么办江门白斑疯医院安徽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资阳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佳木斯白癜风医院哪家好黑龙江治疗白斑的医院-
吓人曝勇士准备交易詹姆斯报价汤神FMVP
万物互联 | 2020-08-08
-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技术为养老护
万物互联 | 2019-07-16
-
运营商能否成为物联网产业主导力量
万物互联 |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