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物互联

可燃冰让冰火交融从胡想酿成现实

万物互联  |  2019-07-29  |  来源:潜江物联网云平台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持续187个小时的不变产气。这是我国初度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告成,是“中国理论”“中国技能”“中国装备”所固结而成的突出成绩。中国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岑岭,将对能源出产和消费革命孕育产生深远影响。

看“神狐火把”:点亮新能源时代曙光

提起能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气点燃的火把而不会是冷冷的冰块,但中国科技事情者已经可以将储藏在海底的“冰块”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冰火交融”从胡想酿成现实。

从5月10日起,源源不停的天然气从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层中开采上来,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的喷火装置。这是我国初度、也是全球初度对资源量占比90%以上、开举事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告成实现试采。

和人们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气田对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这种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倒是标准的“高潜力”能源。

它燃烧值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化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孕育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越发清洁环保。

它资源储量厚实——可燃冰遍及漫衍于全球大洋海域,以及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下面。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可燃冰被列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计谋性替代能源,是世界瞩目的计谋资源,对我国能源安适及经济成长也有着重要意义。”试采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广州海洋地质查询拜访局局长叶建良说。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

巍然挺立在蔚蓝海面中的“蓝鲸一号”,是个净重赶过4 000吨、 7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本年2月刚刚“诞生”,就从烟台起航驶抵南海,投入了这项试采任务。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漫衍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油当量,此中有近800亿吨在南海。

试采现场指挥部地质组组长陆敬安说,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告成试采意味着这些储量都有望转化成可操作的名贵能源”。

一次焚烧,一次告成——这一比率纵然放到已经很是成熟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规模也堪称靓丽,而这一告成的背后,是我国海洋地质事情者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上的感奋直追。

和国际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勘探、研究可燃冰对比,我国的可燃冰研究起步要晚到1998年,但中国科技事情者只用了不到20年就完成了从空白到赶超的全历程。

回首转头回想转头这一过程,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用“快马加鞭”“蹈厉奋发”形容可燃冰开采的“中国速度”。他介绍说,在1998年立项后,1999年我国就开始了南海和陆地冻土区的可燃冰查询拜访事情,2007年就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打算在海底钻获可燃冰的国家。

2015年,我国科技事情者在神狐海域准确定位了两个可燃冰矿体。2016年,地质查询拜访事情人员环绕试采在神狐海域开展钻探站位8个,全部发明可燃冰。

“2016年 月,我们正式开始筹备可燃冰试开采,其时定下的开钻时间为2017年 月28日,就是说自开始筹备至开钻仅有一年时间,如果不是之前继续拼搏堆集下海量的地质数据,就不成能定时完成任务。”邱海峻说。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正在距离广东省珠海市东南 20千米、水深1266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实施试采。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微信小程序如何开通

怎样申请微信小程序

怎样注册微信小程序

老年人阴部潮湿是什么原因
小腹痛不腹泻有声怎么回事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